梦回海盗王朝
冰岛维京海盗节


文章出自:博物 2006年第09期 作者: 朱可可 

标签: 古史传说   博物广知   

几个大个子海盗咕嘟咕嘟喝着啤酒,从我们身边徜徉而过。他们步伐坚定,高谈阔论,时而放声大笑,长剑挎在他们腰间,沉重的衣袂在袭来的寒风里微微飘扬。在他们背影的尽头是苍翠的丘陵、海湾,以及绿地上围成一圈的数十个帐篷……世界海盗传奇的源头恐怕都要追溯到8-12世纪的北欧海盗,在他们的赫赫声名隐没了千年之后,这些不同国家职业、身型相貌各异的维京后裔们,每年一度聚集一堂,在这个世界边缘的小镇上上演祖先的征战故事。
冰岛的绿草地得益于岛上的地热温泉,今年夏天这个安宁的小镇成为海盗节的战场,来自各国的战士们英勇拼杀,被砍得伤痕累累的盾牌和“尸体”抛满草地。图片提供/全景

若不是冒出这些怒发虬髯的不速之客,平静生活决不会打破。

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和阵阵怒吼,几十名维京武士各持刀剑斧盾,冲到了草地中央展开鏖战。据说在维京时代,当两船海盗在汪洋中狭路相逢,便会将跳板搭上敌船,逐个走上跳板与对方的武士单挑独斗。没有人会在厮杀中犹豫,因为死者的灵魂将奔赴大神“奥丁”的英灵宝殿,而临阵退缩的懦夫却从此生不如死。海盗节上的战士们虽然没有性命之虞,但挥刀击盾时却毫不手软,厚木盾牌被砍得碎屑飞溅,刀光剑影不离对手的胸腹要害。不出半个时辰,“尸横遍野”的沙场上只剩下两名强者在作最后的搏杀,四围的看客们正在屏息观战,他们却忽然改了主意,勾肩搭背地到小镇上喝酒去了。

这些武士们来自丹麦、挪威、瑞典、英国、波兰,还有冰岛本地人,这个夏天,他们像往年一样齐聚于冰岛北部的索萨克洛克小镇。冰岛海拔不高,但清朗的朔风寒意浸人,低垂的云脚下是苍黄杂色的苔原,绵密的地衣渺然望不到边际,荒凉无匹的地貌如同世界尽头。连这个国家的首都雷克雅未克都简洁得近乎简易,更何况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果不是一夜之间,郊外草地上搭建起一圈白色帐篷,凭空出现了上百名奇装异服、怒发虬髯的不速之客,小镇平静的生活决不会被猝然打破。

“我们是维京文化的传承者,北欧海盗的精神后裔。”这些人的首领——丹麦老汉绍尔特说,“我们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热爱维京人的古老传统,并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够了解祖先的故事。”

北欧沿岸大都地势崎岖,地表荒凉,但是却形成了众多优良的港湾。海洋为维京人带来了资源、希望和无尽的可能性,使这里成为海盗的故乡。图片提供/全景
所有维京人都讲同样的语言,他们的字母叫做鲁内文字。它们常被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由垂线和斜线组成,避免水平线条,因为这容易跟木头的纹理混淆。后来的欧洲人都把鲁内文看作联系神灵的咒语,如今它们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魔幻类电脑游戏中。
上百部《萨迦》古抄本是冰岛的国宝。它们原本是北欧维京人口耳相传、弦歌相颂的诗篇,并无固定的书面文本。直到维京人皈依基督教200年后,冰岛的修士们才把它们镌写在羊皮纸上。

“我们热爱古典时代的搏击术,也向往豪情万丈的海战生涯。”

一千年前,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今挪威、瑞典和丹麦)的北欧民族,被基督教世界称作“维京人”(“维京”是北欧语“海上抢掠”的意思),也就是着名的北欧海盗。虽然刚开始他们并没有统一的君主与政权,但人人英勇善战,并且掌握了那个时代的制海权。从8世纪末起,他们驾着西方最先进的战船,疯狂地进攻掠夺所有能够到达的地方,恶梦般的“海盗时代”就此降临欧洲。维京人除了劫掠财物,也抢俘虏作为奴隶卖钱,他们被描绘为杀人如麻的强盗,其显着特征归纳为贪得无厌和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 / 许秋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