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与娱人的人间四月天
文章出自:博物 2006年第04期
标签:
查对工作进度时,我翻开书桌上的台历,一个或许早已落伍的惊喜发现就在不经意间诞生了:“愚人节”三个字被端端正正印在了“4月1日”的正下方!我马上兴奋地翻找身边50米以内的所有挂历、台历、卡历和记事簿中附带的日历,印证了这个惊喜的普遍性。遗憾的是没找到去年的日历,但我能肯定至少在2004年以前,绝大部分简体中文的日历上是不会出现“愚人节”的。
今年的日历上,这三个字虽不醒目,但它们似乎意味着这个曾经不登大雅之堂的节日已经被中国人认可,至少在中国人的一年中可以光明正大地占有一席之地了。看着这个“不太正经”的节日能够跟妇女节、儿童节,甚至劳动节这样的国际节日并驾齐驱,早已习惯把顽皮埋入心底的我顿时感到腰杆硬了起来。不过我并不奢望愚人节会放假——这样一来“愚人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必然要遭受损失,西方这天也不专门放假估计正是这个原因。可惜今年4月1日是星期六,打同事们的主意或许只好放到明年了,除非...组织加班倒不错!
今年的4月看来充满欢乐。有人提醒我去郊外找野菜,但找到了却不许挖来吃——他在愚弄我吗?对于受愚弄的上当者,法国人称之为“四月鱼”(容易上钩),在苏格兰则叫做“布谷鸟”(笨头呆鸟),我想不论作鱼作鸟还是上当受骗,能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去感受一下花鸟鱼虫总归是无比幸福的。在愚人节风靡欧美之前,世界上许多民族也都有类似的传统节日,而且大都集中在3月底、4月初。这也许说明:在明媚春光中找一天出来善意地相互捉弄一下非常有意义,不论骗人还是被骗。中国过去没有愚人节,但在这段时间里却有清明节,理解死亡的仪式被安排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时令进行,于是扫墓活动也可以成为欢愉的踏青之旅。稍加体验,就会感到祖先的智慧博大精深。
回想起今年春节北京的烟花爆竹开始解禁,也许就预示着欢乐将在这个春天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直到发现“愚人节”被印上了日历,我这愚人才终于醒悟不能再辜负四月天的大好春光。愚人节正是现行公历在数百年前替换旧历时碰巧催生的,如今我案头的日历捅破了愚人们的窗户纸。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