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带
天堂捕蝇者

一只雄寿带正蹲在巢里孵卵,雌鸟和雄鸟总是轮流担当这项工作,它们的巢精致到只容得下一个“人”,所以到了晚上,就不得不安排一位小主人站在旁边树枝上放哨了。
在鸟类的大家庭中,寿带鸟是普通的一员。它们长得很漂亮,但相对来说雄鸟长得更漂亮些,它有一条长长的、近乎于夸张的大尾巴,潇洒飘逸,让人过目难忘。寿带鸟的英文名字是 Paradise Flycatcher,直接翻译成汉语似乎该叫“天堂捕蝇者”。你大概已经猜到它们主要吃什么了吧,寿带鸟每天都会捕食大量害虫,可是着名的农林益鸟。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寿带鸟就会找个隐蔽安全的地方造个温暖的巢。它们的“家”是用细草叶、草茎、青苔、棕丝等编成的,外面再缠上蜘蛛丝,然后再往蜘蛛丝上零星地粘些地衣、苔藓,这样既精巧漂亮又有了很好的隐蔽性,想找到它们的巢,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筑一个巢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它的使用寿命并不长,从成鸟开始孵蛋到小鸟儿离巢,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小鸟一旦展翅飞走,就不会再回来了。
和绝大多数鸟儿一样,寿带鸟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呵护是无微不至的。每天天刚蒙蒙亮,它们便出去觅食。它们会找来很多昆虫喂给雏鸟吃,如果食物是长翅膀的,还要先将翅膀去掉,再往树枝上用力摔打几下,使它变软些以便于小鸟咽下。每天这样的工作要重复近200次。雏鸟一天天长大,而“鸟爸爸”、“鸟妈妈”却慢慢消瘦下来。雨骤风急之时,情况就更糟糕了,爸爸、妈妈中的一个必须留下来为孩子们遮雨挡风。任狂风拼命地摇晃那小小的窝巢,任冰冷的雨滴把全身打湿,它们却能处之泰然,无怨无悔。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寿带鸟的雌鸟长得基本一样,但雄鸟却有两个色型。普通色型的雄鸟头颈部的羽毛是暗蓝色的,其他地方的羽毛是棕红色的;白色型的雄鸟头颈部也是暗蓝色,但身体的其他地方却是雪白的。虽是同门兄弟,长相却大相径庭。
(Karen Phillipps绘)


随风掠过一道白光,镜头中一只白色型寿带骄傲地降落在树枝,它的飞行速度极快,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白衣侠客”。飘逸的长尾羽近乎身长的3倍。

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们又会轮流站在窝边,展开翅膀为小鸟遮阴。不过,效果却有很大差别。“鸟妈妈”显然更得心应手,她总能站在合适的位置上,张开翅膀把“孩子们”完全罩在阴影中;但“鸟爸爸”就不一样了,他有时会面向太阳站在窝边,尽管也张着翅膀,却不能带给小鸟们一点点阴凉,结果是火辣辣的太阳照样无情地炙烤着它和它的孩子们,它们能做的只有尽量把嘴巴张得大些,用这种方式散发多余的热量。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