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东西的桥梁
香港中文大学
标签: 博物广知

辉煌大学山
没到香港中文大学之前,听人说中大(习惯如此简称,勿与中山大学混淆)在山上。当时就觉得在山上好啊,僻静,空气好,是读书的好地方。当时想象的是一幅云蒸霞蔚的山水画,老师们道骨仙风,学生们游如散仙,甚至还想到了“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当我沿着九广铁路,上水-粉岭-太和-大埔,一站站地坐过来,终于到达“大学”站的时候,这个想象瞬间灰飞烟灭。因为步出火车站就直接进入到中文大学——原来中大是没有围墙的——我看到的是夜色笼罩下的一座灯火辉煌的山城。山的海拔都不高,没有“离天三尺三”的险峻。星星点点的灯光,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整个山城庞大而静谧,安稳而祥和。看灯光的轮廓可以看得出有的建筑很高,有的楼房很远,而山路上的巴士就像在《龙猫》里的猫巴士一样“悬浮”漂移在黑色的半空中——那是校巴行驶在山路上。
山路九曲却不崎岖,甚至有的时候你会惊讶于这些纵横山间的宽阔平整的路和那些依山而建甚至部分凌空的建筑物,这些都是人工斧凿改造自然的结果,据说中文大学附近的马场(香港两处赛马地点之一)就是“移山填海”的结果——将山铲平以建书院,将土填沙田以建马场。如果你知道一些楼宇中的电梯以及楼宇间的天桥捷径,从山脚到山顶也就是15分钟的路程,广东话讲就是“三个字”(每个“字”指代5分钟)。定点定时的校巴穿梭于四大书院的课室和宿舍之间,接送同学来往于火车站、宿舍、饭堂和教室,可谓有条不紊。在中大上课,迟到了有一条有用的借口:“没赶上校巴。”教授一般都不会追究,因为山城庞大,师生间彼此心照。
在这样一座大学山里面学习生活的好处很多:闲暇时可以登高极目四望——山色重叠,楼宇拥翠;向北望海天一色,船踪帆影;马鞍山那边可见隔海的对岸上高楼林立,连接彼此两岸的高速路上总是车来车往。中大拥有无敌海景——我曾经去过半山的一个朋友家,从他家的阳台望出去,景色未曾赶得上“蒙民伟楼”楼顶或者研究生宿舍窗口望出去的景色。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