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
青春永驻的文房四君子

书法课是好早以前的往事了,用计算机录入打印,连铅笔钢笔都用得越来越少,还提笔墨纸砚做什么?
文房四宝真的成为可以封存起来的老古董了吗?想想不久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用了什么节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再想想神州七号上天前后,国家领导人和科学精英们会书写下多少豪言壮语、励志箴言和赞歌颂词,被制成条幅、锦旗高悬厅堂;还有大街上的老字号匾额、新潮建筑上金光闪闪的题词、博物馆和拍卖行里的天价国宝……它们都出自书房案头的笔墨纸砚!
从洪荒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用竹木和毛发造笔,木炭和生物胶制墨,植物纤维造纸,精美石头造砚,然后用它们锻造出辉煌的中华文化。在这些取材天然的简单文具中,国人又演绎着中国特色的哲学思辨:太极生两仪,万物分阴阳,在文房四宝的关系中,纸砚为阴、笔墨为阳;以笔而论,笔头为阴,笔杆为阳;在它们创造的书画中,黑为阴白为阳,弧线为阴直线为阳……就在这无数的二进制关系中,水墨艺术还有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变化无穷,生生不息。
作为书桌上的中国符号,笔墨纸砚也大可不必如此玄奥。浪漫的中国古人将它们当作书房中的密友,还为它们封官进爵。国庆之时,让我们用中国特产的眼光,读一读书房中这四位君子的“列传”。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