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寻虫记


文章出自:博物 2004年第05期 作者: 沙亦凝 徐诚 

标签: 博物广知   地球村公民   

两个喜欢昆虫、热衷环保的中学生记录下了他们与昆虫相伴的日子,也为校园农药喷洒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螽斯那发达的后足肌肉,在阳光的照射下竟呈现出透明的浅绿色。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昆虫可以那么美,只是我们很少去欣赏它们。

徐诚:高一刚入学时,我们对学长们所描述的校园植物茂盛、虫子繁多的场景印象颇深,自己也在晚自习中切实体会到了飞蛾的频繁“骚扰”。同学们对校园内使用农药带来刺鼻气味的抱怨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的课题就确定在了校园昆虫的研究上。

沙亦凝:回想一年来与昆虫“亲密接触”的过程,每一只小虫子的故事都历历在目。记得当时为了弄明白一只螽斯的“身世”,真的费了一番周折——我们几乎翻遍了所有生物分类学的书籍,最终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答案。在这期间,每天都要去“看望”一下它。

昆虫饲养瓶
在校园里寻找昆虫
在解剖镜下观察

徐诚:但最初我们并不确定这个课题的具体应用,只是从我们初步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后,了解到学校的植物病虫害比较严重。有些植株如:樱花、贴梗海棠常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学校所使用的农药似乎作用不大。经进一步了解后发现使用农药的空气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沙亦凝:与昆虫相伴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我们都会像探望朋友一样抽空去看看它们是否安好,食物是否充足。以至于观察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有些不习惯。在确定大蓑蛾没能度过冬天而死去了的时候,因观察不得不终止的事实而心存惋惜,还夹杂着一丝难过。

责任编辑 / 张迪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