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蓝与白的魅力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10期 作者: 陈子微 

标签: 景德镇市   酷玩意儿   博物广知   

青花瓷在周杰伦的低吟浅唱间化作音符散出光彩;“水立方”的颁奖小姐身着青花纹饰礼服,为冠军捧上金牌;地铁站里的青花纹饰柱子,流露着独特的中国元素。从古董店的镇店宝瓶到家中碗柜里的碗盆碟杯,白白蓝蓝的釉彩线条带着浓郁的中国风情。揭开青花的面纱,看这蓝白间究竟藏着多少奥妙。

青花的故事

无论在故宫的瓷器馆,还是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厅,讲解员在介绍青花瓷时,都会讲述一个传说:在元代,有一个叫赵小宝的工匠,以在瓷坯上雕花为生。小宝的未婚妻廖青花见他雕花既费时又费力,便想找一种染料,把花直接画在瓷胚上。于是她跟着采矿人进山寻找矿石染料,却一去不回。等到小宝找到青花时,她已经冻死在山顶,怀中还紧紧抱着一堆选好的矿石。小宝悲痛万分地埋葬了青花,把矿石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画到瓷坯上,经过烧制,白皙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为了纪念青花,小宝把瓷器上的这种蓝花叫“青花”,把描绘蓝花的颜料叫“青花料(廖)”。

但传说终究只来源于人们的想象。其实,青花料是从含钴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中国是产钴的国家,将钴矿用于瓷器,早在唐代就已有。着名的唐三彩中偶见的蓝彩,就是用青花料染色的。用青花料在白色的瓷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石英制成的透明釉,经过1300℃高温烧制,便呈现出白底蓝花的中国瑰宝——青花瓷。

美瓷初上妆
青花瓷并不只是简单的生活器皿,更是美妙绝伦的工艺品。工匠的精雕细琢,画师的精细绘制,烧窑工准确地把握火候,如此繁杂的工序后,才能造出这精美的艺术品。青花瓷的图案至今仍采用手工绘制,使它依旧保有最纯正的中国韵味。供图/fotoe

然而直到元代,青花瓷才真正时兴起来。蒙古族统治者都有尊天敬祖的习俗,传说他们的先祖,是天上一只苍狼与一只白鹿相配而生的。“苍色”就是天蓝色,蒙古人的祖先兼备了蓝、白两种颜色标记,所以,他们对蓝白相间的青花瓷喜爱有加,这也让青花瓷在元朝异军突起,从此独领“瓷坛”风骚。

神秘的蓝色

青花瓷的蓝,不仅深邃浑厚,也青翠浓艳。周杰伦歌中的“素坯勾勒笔锋浓转淡”,说的正是这浓淡相宜的蓝色。青花瓷全赖有这抹蓝色,才在缤纷的瓷器中脱颖而出,自成清丽脱俗的一派,而这点睛的蓝,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来历。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