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不去的阴“霾”


文章出自:博物 2007年第04期 作者: 王瑞卿 

标签: 博物新闻眼   

“海平面远方开始阴霾,悲伤要怎么平静纯白…”(周杰伦《珊瑚海》)

从今年春起,“霾”这种被无数情歌反复吟唱的天气现象,正式出现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中。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尤其是在大城市,每年都会有一些日子,天空阴沉,远处的建筑、街道都被笼罩在灰蒙蒙的薄雾中…这就是霾。

图片提供/全景
同样是上海,城市风貌在晴好的天气和有霾的天气中完全不同。霾不但降低能见度,还容易引起人的悲观情绪。

霾和雾很像,它们是气象学上的一对兄弟,人们常常将其混淆。从外观上看,它们最大区别是,雾更浓,能见度低,颜色为白色或淡青;而霾要薄些,能看到远处,但是所有的东西都被蒙上一层灰色。它们的成分也不相同,雾的空气含水量达到90%以上,霾则低于80%;介于80%~90%之间的就是两者的混合状态,但还是以霾为主。城市中的霾多源于空气污染:无风或风小的阴天,工业和交通产生的极小的固体颗粒无法向外扩散,均匀地飘浮在空气中,令空气混浊,形成霾。

霾中的景色有一种忧郁的美感:远处的光亮物,不管是太阳还是路灯,都带上一点黄色和红色;黑暗的东西,比如没点灯的高楼,则微微泛蓝。但美丽的东西并不一定有益,霾与雾一样,会降低空气的透明度,影响交通。它还会影响人的心情,产生悲观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最严重的是,霾天空气中污染物颗粒多,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遇到有霾的日子,大家最好减少室外运动,去空气新鲜的郊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