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士林
“天时地利”的创造

邂逅元谋土林
记得是在1965年的盛夏,我们一组三人从刚建成的龙川江引水渠渠首弃车上路,沿看渠道堤坎匆匆赶往元谋。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弥补龙川江水量不足的可行方案。元谋位于云贵高原北缘濒临金沙江峡谷的一座断陷盆地之中,委婉的龙川江从南向北穿越,盆地的海拔高度从1800米左右的高原面,一下降落到1050~1400米。站在盆地周边放眼四望,朗朗的晴空骄阳似火,难以忍受的热浪阵阵袭来,在那枯黄的草地和田坎上,疏落地挺立着高大的木棉和酸角树,一丛丛仙人掌、剑麻和霸王鞭更加引人注目,仿佛置身于非洲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元谋盆地年可三熟的十几万亩干渴田土嗷嗷待哺。
3天后我们终于在元谋老城附近的丙间一地,找到了既有水源又有建库条件的两座水库坝址,完成了元谋盆地的水利化方案。就在考察水库坝址时,我注意到附近被流水冲刷的沟渠之间,残留着一些高矮不等的土屏、土柱和土墩,这便是后来命名为老城土林的一部分。
1981年的春节前,我在《北京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从云南元谋运来的新鲜蔬菜到京,供应春节市场。”这令人想到如果不是元谋盆地解决了灌溉问题,不可能在干旱的冬季种植蔬菜。春节一过,我趁着参加横断山区科考的机会取道元谋,在当年规划建库的丙间,只见一泓碧水荡漾在寂静的荒谷之中;县城的十字路口,当年我们绘制的水利规划图被放大复制在高墙上;城郊的田畴间,渠水所至一片葱茏,元谋盆地成为一座庞大的天然温室。怀着欣喜,我们驱车改道横穿元谋盆地。

元谋干热河谷区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四面环山,沟谷纵横、地形破碎,色彩斑斓的土林随处可见,由于炎热又极度干旱,所以植被稀少。但是这里的光热资源充足,适宜种植果蔬,灌溉问题一旦解决,便是一个年可三熟的天然大温室。供图/phototime
元谋盆地西侧是一片缓缓起伏的低山丘陵,蜻蛉河从斜向里流经丘岗注入龙川江。就在我们驰入蜻蛉河谷不久,两侧谷坡上景象苍凉的纵横冲沟之间,蓦然出现一丛丛高峨挺拔、蔚然成林的土柱、土锥和土屏,那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粗犷的质感、孤寂的氛围,既不同于云南路南石林,也有别于湖南张家界石峰,此情此景让我凝神良久。我曾经在西藏阿里骑行4天,纵贯扎达土林,那种海涛般的磅礴气势,确实令人震撼,不过以土林发育的典型程度而言,还不能与眼前的元谋土林相比较。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