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体验6小时
天津消防体验
标签: 酷玩意儿


张岩/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02级学生(左)
李晓菁/首都师范大学/西班牙语系/03级学生(右)


如何在浓烟密布火场中分辨方向,适应火场复杂的地形条件和严酷的环境是消防员必备的重要技能。这套从国外引进的烟热模拟系统可以完美地再现火场的各种复杂环境,减轻消防员的恐惧心理。不过,隔热服上的呼吸系统只能维持20分钟,想活命就把动作放快一点。

李晓菁有话说
从穿上防护服到进入训练房,心情总的来说还是放松和兴奋的,那种知道自己不会有危险的冒险给人感觉很不错。在消防指挥官的指导下,背着沉重呼吸瓶,带着呼吸面罩的我们,打扮得像个潜水员。当钻进模拟求生训练通道以后,才知道这一套看似完美的装备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保证我的呼吸同时,行动上受到了极大限制。随之面对的就是烟雾中的摸索,我甚至连身前的同伴都看不清楚,呼吸器的阻碍让我们只能在通道里爬行前进。只有一间普通房间大小的训练房,模拟了通风管道、水井、楼梯、破损坍塌的墙壁等一系列逃生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地段。里边充满了浓烟,我们看不见外边,外边同样看不见我们,指挥官的指导也仅成了一种鼓励。慌乱中头撞到墙上,紧张中井盖压到手上,好像一切都成了真实的,好像我们真会出不去了。这一闪而过的紧迫感促使我催促着前边的伙伴。又一次,我们摸到一条死胡同,我绝望地四处乱摸,但就是找不到路。正在这时,我旁边的一堵墙竟然像门一样地开了。原来,我们其实就在出口处,教官看我们摸了半天还没有出来,索性自己打开出口处的门,“营救”我们“脱离危险”。我们本来是来体验消防救人,没想到自己反而被“救”了一回。

参谋评论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评价的,这项训练就是锻炼消防员的心理素质,此外,用来测消防员的呼吸耗氧量,让他们心中有数:一罐氧气究竟能维持多少时间?有一个诀窍就是身体尽量压低贴着地面,烟是往上走的,下面的烟会少一些,有助于分辨方向。但是,手脚四处摸索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习惯“盲走”。他们俩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动作不慌乱。不过,有些太不慌不忙了吧,我差点拉响警报进去“救人”。


没啥说的,消防员的要求就是两个字:快!准!消防员必须做到:报警铃一响,一分钟内出警。没办法,时间就是生命啊!穿衣服快是最基本的,慢1分钟,火场上好几条人命就没了。示范着装的士官郑岩不可思议用了13秒,但是李参谋告诉我们,他见过最快的着装时间是6秒。

张岩有话说
消防服不是第一次见,穿的过程倒是第一次。穿之前,衣服是按最方便快速穿上的样式摆放好的。首先过来一个教管一步步教我穿着的方法。靴子放在正前方,裤子套在长靴上。发令员一声开始,作为预备动作而向前平伸的双手快速抓住一直靴子,一只脚先进,另一只脚跟着穿进另一只鞋,顺势把套在靴子上的裤子一气提起。接着转身对准放在旁边的头盔和上衣,左手按头盔顶,右手顺帽沿向左一拨,左手把帽子自然扣在头上。衣服比较有技巧,已经被小心叠好面对自己放好,最快速的方法是双手交叉伸进衣内,分别对准两侧袖口,然后双手继续前伸并伸进袖子,同时直起上身,衣服跟着向身后一甩,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整齐套在身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般。最后快速把皮带系到腰间,同时高喊一声“好”,一次完整的穿衣过程才算完成。
紧接着轮到我了,平时没有一点紧迫感的我们虽然绷紧着神经,想着尽量不要太丢脸,可刚穿好靴子接着提裤子的时候就出了问题,裤子由于摩擦力提到一半就提不起来了,本来应该一气呵成的动作让我们来了个拖泥带水。接着穿衣服就更热闹了,“空中一甩”的经典动作被我们演绎成了手忙脚乱。等到我们把防护服皱皱巴巴地穿上之后,已经过了一分多钟,按他们的话说,车都开走几百米了。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