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
大地影子的艺术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02期 作者: 刘杨 李冰 李鉴
标签: 天文天象

用阳光雕刻时间
天气晴朗时,阳光倾泻在晷表上,在其下方的晷面上拖曳出一条清晰的影子。随着时间流逝,太阳在苍穹上缓步轻移,晷表的影子亦步亦趋地在晷面上缓行。劳作的人们,看一下影子的位置,就能读出时间。
在古代,东西方文明相互独立发展着,东西方人各自发明了仪器来用于计时,然而他们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都发明了一种有着共同的原理和功用的天文仪器—日晷。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6000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
《说文解字》中对于日晷这样解释:晷,日景也。日景,也就是日影,意思是太阳的影子。通过测量太阳的影子来计量时间,这就是日晷的基本原理。

赤道的纹理
中国古代所用的很多日晷都属于赤道式,上面雕刻着与时间相关的种种称谓。
中国古代所用的很多日晷都属于赤道式,上面雕刻着与时间相关的种种称谓。
日月星辰的轴承 普通赤道式日晷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前,一座日晷上的铜针日夜指向北极星。日出之时,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日落之后,铜针仿佛一个轴承,群星绕之转动。若仔细观察这个日晷,还会发现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均有刻度。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