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
垂须成林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12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福建   云南   草木庄园   

榕树:分布:原产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热带亚洲及大洋洲广泛分布,现于长江流域以南种植,亦可作为盆景栽培。无论街道或者房屋旁,带有气根的粗大榕树,已成为南方的独特景致。

生于两广、云南、福建一带的榕树,才可谓榕树的真正气概:遒劲、睿智而雍容——盘绕的枝桠虽然并不凌厉,但自有一番内敛的气魄;茁壮的主干投射出上百年的沧桑,而粗细低垂的气根,则像一幕华丽舞剧的开篇,假以时日,那些垂根终会布满房屋、撕裂磐石。北方人喜爱的榕树,无非是微缩而矫揉的盆景造型,南方的榕树,才会生为堪比房屋的参天大树,才能显现出榕树的原本风貌,因而南方诸多城市,譬如柳州、福州、台北或者温州,都会不约而同,选择榕树作为市树。

榕树的叶片革质,果实青绿色,南方用作行道树,而北方常被栽为盆景。

南国气象

榕树纵然具备刚柔相济的品质,终究远离中原地带,否则无论以古时文人的豪放或者婉约,总应有不少咏赞榕树的佳作流传。“榕叶阴浓荔子青,百尺桄榔树”,在古人看来,高大的榕树,类似荔枝、桄榔之属,只有翻过瘴气氤氲的南岭,才可得见。那些文人墨客,除非生于榕树之乡,否则大都是流放或者落魄,才会不得以而南行,因此面对榕树的时候,心中所想所念,或者感怀身世的自怜,或者无路报国的哀叹——前者如柳宗元,身在广西柳州,感叹南国风物,毕竟不似故乡,曰:“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后者如陆游,身在“榕城”福州,一门心思想的还是投军报国,于是写下了“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粗大榕树下垂的气根,是南方的特色景观。

垂须情怀

在榕树当道的南方,人们对于垂着须子的树木已经见怪不怪。曾经在厦门见过一对母子,孩子三四岁的样子,母亲指着榕树问,“这是什么”,“榕树”,“为什么是榕树”,“因为有胡子”,回答得顺理成章。榕树所谓的“胡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气生根了。榕树的气生根从枝上生出,垂直向下生长,达到地面伸入土中,继而气生根开始生长侧根,并且加粗变厚,同时具有支持与呼吸的双重作用。正因为一棵老榕可以垂下千百条气生根,其中一些甚至可有小树粗细,故而南方各处间或可见“独木成林”的景观。气根固然是榕树的经典招牌,但我国生有近百种榕属植物,却只有约五分之一具有气生根。

榕树的种子随动物排泄落在屋顶,生出的小苗被成为“飞来榕”。

无花果与飞来榕

榕树家族,隶属于桑科榕属,其中赫赫有名者,除了榕树之外,当属无花果。李时珍曾提到,“无花果凡数种”,并非指某一个种类,而是泛指多种榕树;而榕属植物的拉丁学名Ficus源于希伯来语,意为“无花的果实”。榕树的花序如同果子状,小花全部内藏,留一个出入口,供昆虫传粉之用。这种被称为“隐头花序”的构造,当然令人不见开花,只见结实。榕树们非但传粉要依靠花序中钻入钻出的昆虫,种子传播也多要依赖动物。成熟的果实,多是鸟类和灵长类动物喜爱的水果,于是榕树的种子自然也会在穿梭动物们的消化道之后,随粪便排出;种子随同鸟粪,落在墙头或者屋檐,略有水土,便会萌发,人们不明就理,于是把建筑物上无端出现的榕树,起了个名字叫做“飞来榕”。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