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洁净水中的精灵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张辰亮 

标签: 地球村公民   

尽管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但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景象恰好相反。在一些水中看不到水生生物,是因为水体本身遭受了污染,而洁净的水中,无论是山中小溪,还是清洁的池塘,就算难以见到明显的鱼群,也会有其他种类的水生动物。环境学家用一些水生动物作为水质的指示物种。当前国际上检测水质的三大类指示昆虫——石蝇、石蛾和蜉蝣,只能生活在极清洁的水中。也就是说,如果在山中的小溪里,能看到这3种小精灵在愉快地生活,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地鞠一捧溪水来喝了。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很少有像南京这样,在市区中镶嵌着一座庞大的“绿宝石”——紫金山。紫金山的环境究竟在什么程度上受到了城市的影响?山间的溪流、水质又是否遭受了污染呢?在春归大地的季节,我独自钻进了紫金山的山林中,在山间溪流畔,寻找着代表极清洁水的昆虫。

精灵1号

出水呼吸的石蝇

图1

在溪流的水流湍急处,水下堆积了大量去年掉下的落叶,落叶中隐藏着一些生有长长的触角和尾须的小虫,它们就是石蝇的稚虫。

紫金山的溪流里常见有两种石蝇:南京叉襀(音“绩”)和南京黑襀。南京叉襀的稚虫对于水中的含氧量要求很高,时常会爬出水面呼吸;它们的成虫是典型的石蝇模样,羽化后长出透明的翅膀。另一种石蝇叫做南京黑襀,形态较为特殊,它们的成虫背后没有翅膀,却有4个透明的小短芽,这是翅膀退化的残留痕迹。

图2
图3

石蝇是一类较为原始的昆虫,由于羽化为成虫时,经常趴在水边的石头上完成这一蜕变,所以才会被冠以“石蝇”的名字。(图1)南京叉的稚虫生活在水中(图2),当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时,它们就会钻出水面,在溪畔的石头上停留,呼吸空气。南京黑从形态到行为都比较独特,它们的成虫没有翅膀,雌性会把卵粘在腹部,随身携带。(图3)

精灵2号

自制铠甲的石蛾

石蛾并不是蛾子,它们的成虫翅上没有蛾子那样的鳞粉,而是布满细毛。因此在昆虫分类时,蛾子被归为鳞翅目,而石蛾则属于毛翅目。

石蛾的稚虫同样生活在水中,腹部又长又肥又软,为了保护柔软的身体,它们学会了一种精妙的技艺:建造移动巢。它们用小爪抱起溪底的砂砾,嘴里吐出黏液,这种黏液遇水就会凝固成丝,稚虫用这些丝把砂砾聚合成巢。有些外国商人别出心裁,把石蛾稚虫放在金沙、宝石粒里饲养,稚虫们用这些宝贝造成的巢,就是可以高价出售的精美艺术品了。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