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的考试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6期 作者: 杨晔 

标签: 博物高考题   

中学课程改革,高考综合类试题越来越向生活化和实用化发展,日常积累的丰富知识成为高考的重要资本。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博物”式的题目,让我们看看,如何运用《博物》的知识来解答它们,这期先从洋流说起。

我的书桌上摆着一道2003年的高考地理考题,简单的黑白色线条、晦涩的文字,曾经考“倒”不少学生。唉,为什么高考卷子总是这么枯燥无味?其实这道题并没有用到太多高深的知识,只要能把题目与现实世界关联起来,加上一些对社会新闻的了解,就能轻松解题。

2003年全国文综试卷37题
(1) 补绘图中赤道附近海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4分)
(2) 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动,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6分)
标准答案:
(1) 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
(2) 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加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看到原题就会发现,第一问不难,只要知道空气受热上升,遇冷下沉的基本常识,都不会做错。图里明显标出,右边有冷水的洋流进入赤道附近,而左边只有温暖的海水,所以左侧温度高,得出左侧上升,右侧下降,整体呈顺时针方向的答案。

第二问的题干有点复杂,不过不用着急。地理从来都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关的,高考题不可能凭空编造出一个外太空星球的地貌。地球总共就有4个大洋,北冰洋不在赤道附近,先剔除,剩下的三选一,难度降低。

分析题目,我们发现考题中插图画的就是太平洋地区,运用太平洋洋流的知识,就能轻松解答了。
这就是题目第二问,“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洋流出现异常,秘鲁寒流向西偏移。

就算考试时紧张,一时间想不起大洋环流的知识,“赤道水温异常”、“寒流位置改变”,这些词是不是耳熟?这些都是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特征,而厄尔尼诺只发生在太平洋上。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图左下角是大洋洲沿岸,右侧是美洲大陆,寒流经过的地区就是着名的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这样一个看似枯燥的图形题就被我们转化成了联系实际的生活题,可以按照生活常识和世界地理常识来解答。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