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的故事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12期 作者: 王跃兰 

标签: 埃及   英国   美国   生活百科   博物广知   

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的话语像雪花一样在城市的角落闪烁,飘落在印着蜡烛和鲜花的贺卡上。用捏得汗津津的零花钱买下,咬着笔杆想了许久应该写些什么不同的话,送给特别的人,这或许是年末最头疼也是最幸福的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带来故事的贺卡:它是如何诞生,经历过多少岁月和变化,又是怎样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贺卡,看看它的故事。

从一片纸草

开始的祝福

哈利·波特在圣诞节收到了一把金光闪闪的飞天扫帚,朋友们急于想知道是谁送了他这件珍贵贴心的礼物。“看看有没有卡片!”遗憾的是,这份实际来自小天狼星的礼物是匿名的。是啊,我们已经习惯从鲜艳欲滴的花束中、礼物漂亮的包装纸上拿出一张小卡,让它来告诉我们这份礼物来自何方;也习惯在新年、圣诞这些大大小小的节日里,用一张贺卡来告诉朋友他们是多么重要。

别以为送贺卡很时髦,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人们就已经这么干了!尼罗河下游,生长着一种叫纸莎草的植物,古埃及人把它的茎劈成薄片,叠起捶打,制成薄薄的纸草。纸草不仅是当时主要的书写载体,古埃及人也把表示祝福的话语写在上面,在新年期间,也就是每年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之时,互相赠送。从词源上来说,这就是英文“card”(卡片)一词的老祖宗:“charta”(纸草做的纸),贺卡也有了延续至今的基本形式:一张写有祝福词句的纸片。

图2
图3
最古老的祝福
大约公元前3000年,莎草纸就成为埃及人广泛制造和使用的书写介质了(图2),莎草纸不但承载着最古老的祝福,记载文字和图画的莎草纸,是举足轻重的史料。随着文明的交流,莎草纸也传播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它的制作工艺一度失传,直到1962年,埃及的一名工程师重新发明了制作莎草纸的技术(图3)。

古埃及人的纸草贺卡虽然显得不够精致,在当时也是一种奢侈品,毕竟书写并传递祝福是衣食无忧之后,人们才会用心考虑的事情,所以贺卡也只是在“上层社会”间流行着。直到15世纪初,欧洲的贵族还会派专人投送手绘的贺卡作为礼物,这些贺卡一般都是重金聘请有名的艺术家专门绘制的,价值不菲,非平民百姓可以负担。这时德国人也开始尝试用木刻版画技法制作出一批最早的印刷贺卡,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到了19世纪,英国才开始较为大量地发售从德国石版工厂印制出来的彩色贺卡,不过那时候的贺卡种类少而价格高。

印刷贺卡

大行其道

据说1842年的圣诞节,一名英国传教士在一张绘有耶稣诞生图的卡片上写道:“祝您圣诞快乐,新年平安”,然后寄给远在非洲传教的好友。亨利·考尔爵士得知此事后灵机一动,在第二年的圣诞节聘请画家专门设计了一张贺卡,交送印刷厂印了1000张。除了赠送亲友之外,这些以一先令一张卖出的贺卡,顿时变成了当时时髦人士的宠儿。这张全家团聚、举杯欢饮的贺卡,是世界上第一张公开发行的圣诞卡,也许也是商业贺卡的起源。这批“老祖宗卡”到今天只有30张传世,2005年圣诞节前,其中一张在拍卖会中以接近9000英镑的高价拍出。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