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大国尤物
标签: 酷玩意儿

国宝瓷
点睛之蓝釉下彩
陶与瓷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瓷器在烧制前,还要在胚上施罩一层以石英为主的涂料——釉,这样烧出的器物,表面光洁圆润,绝不会吸湿透水。同时,釉料的颜色还决定了瓷器的颜色:罩青釉烧出青瓷,罩黄釉烧出黄瓷……若要显出瓷器上描绘的图案,就要用到透明釉了。青花瓷就是施透明釉烧制的,在施釉之前,用含钴的颜料描绘图案,因彩绘被釉料覆盖,也叫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上的点睛之蓝,皆源自含钴的矿石颜料,所以钴颜料又叫青料或者青花料。在窑里氧气不充裕的高温还原焰环境下,胚上的青料绽放出浓翠的蓝色。

暖暖内含光
青花玲珑瓷是在坯胎上镂空填入釉料烧成的,因为透光灵动而得名。仿青花风格制成的灯具,更好地模拟出了这种美妙效果。
青花玲珑瓷是在坯胎上镂空填入釉料烧成的,因为透光灵动而得名。仿青花风格制成的灯具,更好地模拟出了这种美妙效果。
青花料
贸易与科技的国力见证
时代不同,青花瓷上的蓝色也有着千差万别,与中华综合国力的盛衰流转密切相关。
唐代时,内需拉动瓷器审美创新,人们最早开始运用钴土矿制作青料。但其中伴生氧化锰,烧出来蓝中透紫,色泽灰淡。元代时,西亚已纳入蒙古政权治下,产自波斯的钴矿石含锰量低,通过丝绸之路运达中原,烧出的“青花”色彩浑厚,青翠艳丽,这便是青花历史上最着名的青料——苏麻离青。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