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圣殿
法国圣米歇尔山建筑群

眼前是法国西北的布列塔尼平原,远方是海天一色的圣马洛海湾。海陆相交之处,圣米歇尔山“托举”着气象雄伟的哥特式建筑群,从金色流沙中拔地而起。每当夜幕降临,奔涌的海潮把这座神话般的丘陵周围淹没,使山上的圣殿“漂”在滔滔白浪之中。在这样朝现夕隐的山陵之上,如何建起高耸的圣殿?被潮水簇拥千年的建筑,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
“神迹”
催生的奇观
公元708年的一个晚上,奥伯特牧师从梦中惊醒。他是塞纳河以西许多小镇主教中的一个。这天,“大天使”圣米歇尔连续第三夜出现在他梦中。与前两次现身不同,“大天使”这次伸指点中了主教的额头。醒来的奥伯特擦拭着脑门上的汗水,摸到一个清晰的凹痕。
两三百年前匈奴的战马,踏碎了西欧的文明与秩序,把欧洲赶进了民生凋敝、王朝割据的中世纪。阿尔卑斯山以北那些不成气候的小王国中,人烟稀疏的村庄星散在高卢大地上——只有靠着基督教那双温和的大手,人们的心才被松散地聚拢在一起。

在圣米歇尔山大兴土木的漫长岁月中,欧洲的建筑风潮,经历了重大的转变。而无论是学习自古罗马人的“罗曼式”还是富有中世纪特色的“哥特式”,都在这座小岛上并存。
当一位小镇主教展示着额头上的“神迹”,整个诺曼底轰动了。在奥伯特的号召下,人们准备修建圣殿,献给圣米歇尔。他们选中了圣马洛湾的“墓石山”,这是一座不到80米高的小丘陵,但在大海前的空旷沙地上,显得异常高大。“墓石山”临海屹立,白天是山,夜里就被潮水环绕,成为孤岛。但是虔诚的劳工们,心中充满了对圣米歇尔的敬畏。他们肩抬手提,运来木头和石料,再一步步拉上山顶;日间要趟过暗藏杀机的流沙,晚上要面对怒涛汹涌的大海。而在没有火药的年代,开挖坚硬如铁的花岗岩山头,难度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