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战役
战场如同“绞肉机”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04期 作者: 曹梅 

标签: 古史传说   酷玩意儿   博物广知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着名的一场战役,它出名并不是因为奇谋妙计,也不是因为力挽狂澜的英雄,而只是出于过分惨烈——这场战役持续了近10个月,死伤近百万人。这样惨痛的经历,不由得让人痛定思痛,由此发展出的全新战争模式,很快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诠释。

1915年12月24日,平安夜。

柏林的街道上,到处闪烁着霓虹灯,此时任何事情都没有圣诞来得重要。但有一个人没有选择回家团圆,而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时而踱步,时而奋笔疾书。他,叫埃里希·冯·法金汉,时任德军总参谋长。此刻,他正在酝酿一个计划,一个关于流血与杀戮的计划……

时代的帷幕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剧烈。直到1914年,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引发了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开战。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卷入战争的国家规模空前,波及全球,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伊始,德国妄图以优势兵力,在短时间内打败法国,而后进军俄国。但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溃败,不得已将进攻重点转向俄国。然而经过半年多的激战,战事依旧胶着。新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吸取了拿破仑在俄国惨败的教训,不再与东线俄军僵持,将进攻重点再一次瞄向西线法军—如果法国战败,英国将成外海外孤岛,俄国也将失去财政和军火的支持。

“处决地”

放干法国人的血

1915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随着德军在俄国战线上接连受挫,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决定将战略重点移向法国,并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套进攻法国的新计划——攻占凡尔登。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军事重镇和最大要塞,也是通往首都巴黎的门户,如果凡尔登失守,不仅会破坏法国的整体防御系统,德军也可以由此长驱直入。法金汉在给国王威廉二世的书信中写道:“凡尔登的陷落将在欧洲产生巨大反响,马恩河的胜利将永远黯然失色。所以,法国人必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它,而我们,正好利用火力优势,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使法国把血流尽。”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