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神迹
法国沙特尔大教堂

神迹催生“人性奇观”
1194年7月,烈焰蹂躏过的沙特尔城,废墟上腾起缕缕青烟。火灾不仅摧毁了居民的住宅,更将城中圣地沙特尔教堂付之一炬。据说其中保存着圣母玛利亚的头巾,这也让巴黎南部这座不起眼的小镇,成为当时的朝圣地之一。
此刻,人们聚集在教堂的残壁前,绝望地恸哭失声。突然,一名神父拨开废墟上的碎石,圣母头巾完璧如初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大家顿时转悲为喜,眼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这是12世纪欧洲人生活的真实状态:在宗教热忱主宰下,教堂一路伴着人们走过出生受洗、日常礼拜、公众聚会、结婚典礼,直到人生终点,在市民心目中,它甚至比住宅还要重要。
而被神迹所鼓舞着的沙特尔城的市民们,已经开始清理火灾现场的乱石。他们要重建起沙特尔教堂,而且,它将比原先更雄伟。

“天国”重现
南侧翼殿入口处“玫瑰窗”,直径10米。这种彩色玻璃,是以高温熔化沙子和榉木灰为原料,再加入金属调色后制成的。后世还将此窗上特有的透彻蓝色命名为“沙特尔蓝”。
南侧翼殿入口处“玫瑰窗”,直径10米。这种彩色玻璃,是以高温熔化沙子和榉木灰为原料,再加入金属调色后制成的。后世还将此窗上特有的透彻蓝色命名为“沙特尔蓝”。

轻盈挺拔的支撑结构,空旷豁亮的内部空间,神秘壮丽的彩色光感,为哥特式建筑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天国”效果。

无名石匠的传世作品
伟大的沙特尔大教堂是谁人的作品?在物资匮乏的中世纪,宏大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全靠各种工匠合作完成—石匠、木匠、铁匠、金匠、雕刻匠、玻璃匠其中,负责统筹整个工程的首席石匠算得上当时的“总设计师”,可惜,这位天才匠人没有留下他的名字。
伟大的沙特尔大教堂是谁人的作品?在物资匮乏的中世纪,宏大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全靠各种工匠合作完成—石匠、木匠、铁匠、金匠、雕刻匠、玻璃匠其中,负责统筹整个工程的首席石匠算得上当时的“总设计师”,可惜,这位天才匠人没有留下他的名字。
中世纪式的“前卫建筑”
当年屹立于此的,曾是一座罗曼式大教堂。罗曼式建筑是中世纪营造者模仿古罗马式样修建起来的。这样的教堂大都拥有巨大的石穹顶,墙壁为了承担厚重的屋顶,有时需要厚达5米,内部简直与洞穴无异,根本看不见“天国之光”。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