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险为夷
客机航行的威胁与安全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11期 作者: 韩彤 李敬 

标签: 生活百科   博物广知   

相对飞机面临的众多风险因素而言,飞机的安全性却相当高。气流、雷电、飞鸟、电波……技术发展到今天,几十年前的危险环境还会威胁飞机的安全吗?或者我们拥有更新的应对方法。

气流

天空中的波浪

“飞机遭遇气流,有些颠簸,请您在座位上坐好,系好安全带。” 对这句话,经常乘飞机的乘客早就习以为常了。一般情况下,顶多杯中的饮料因此洒落几滴。遇到厉害些的气流,我们则如同坐上过山车,尽情享受失重和超重的魅力。

透过舷窗,我们虽然看不到有形的气流,却可以看到机翼在气流中颤动。假如我们可以游离于机身之外,就会发现气流的这种“小把戏”并不小,在气流的作用下,机身瞬间的起伏落差可能会达到几百米——要知道世界顶级惊险刺激过山车,落差也不过80米。

如果气流不是过于强烈,带来的颠簸一般不会危及飞机安全,但无论是飞行员还是乘客都会感到不适。飞机能否避开这些气流,让我们的旅行更加舒适呢?这与飞行的高度紧密相关。

冲出云层陷阱
穿越6000米以下的云层时,客机机身容易结冰。不同直径的水滴对飞机的威胁不同。直径在50微米以下和500微米以上的水滴主要凝结在机翼前方边缘,机翼里的加热器可以去掉这些薄冰;但直径50~500微米之间的水滴会在机翼下方结成厚厚的冰层,使机翼负担加重,客机可能因此失去平衡。
新型雷达系统已经可以提早确认云层中导致结厚冰的水滴位置,帮助大多数客机避开这些危险的区域。

客机飞行的高度取决于航程远近,还有不同型号飞机的技术性能。一般来讲,航程比较近的支线客机巡航高度都在9000米以下,而飞远程的大型客机,巡航高度都在万米以上。我们经常能体会到干线客机比支线客机更稳更舒适,原因就是干线飞机飞得更高。

责任编辑 / 张越月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