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话门神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1期 作者: 侯思佳 

标签: 古史传说   文化文明   

大灯笼、红窗花、中国结春节时,家里到处都被装饰得喜气洋洋,大门口挂上福字了吗?今年换换新口味,贴一对威风凛凛的门神怎么样?骑红马,扛大刀,保佑全家平平安安;聚宝盆,大寿桃,福气财气,多多益善。

除夕之夜,贴门神常被看作是辞旧迎新的头等大事。门户之地,与一年的运命息息相关,绝对马虎不得。神明们要在各自岗位上尽忠职守一整年,可谓劳苦功高。

对门神的信奉可以追溯到周代,那时就有了在门上画鸡、虎,悬挂药草和桃符的习俗。汉代的门画出现了人格化的具体形象。宋代时,门神画开始通过印刷大量生产。到了明清,除夕贴门神已经成了宫廷和民间都必须遵守的规矩。

灵宝神判
传说中能吃鬼的钟馗,被冠以“灵宝神判”的名号,虽然面目狰狞,动作夸张,却是各家门板上的“大红人”。

武门神住宅保护神

“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贴在大门外的武门神是人们托付身家性命的保护神,顶盔贯甲、手执利刃,负责驱鬼镇邪。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音申督)”和“郁垒(音绿)”,传说这对亲兄弟专治鬼魅,把守着凶煞出入的鬼门关,黄帝把这二位画在桃木门板上御鬼祟,这在许多地方一直延续着。但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门神,则是唐代的两位开国元勋。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