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3期
标签:

这个冬天,《博物》先知道
上海·姚思思
12月初,南方的冬天好像跟往年没什么两样,那时看《博物》的《气候异常》,长了不少知识,可是从来不会想到出乎常理的天气灾害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可哪想到才过了一个月,我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大雪就降临在家乡。如今看来,《博物》12月的报道就像神秘的预言。记得1月杂志上就有陕西的读者跟编辑讨论,去年西安无雪今年会不会暖冬的问题。尽管现在北方谈不上雪灾,但估计包括那位同学在内,全国的Boss都会拿着那期杂志扮演神仙吧。寒假同学聚会上讨论最多的,也是这次南方异常的冬天,因为幕后有《博物》撑腰,唉,我想不当明星都不行。不过,讲不清那些冻雨、雾凇等电视上第一次听说的天象,我当神仙就有些心虚。
《博物》
这个刚刚过去的冬天,已经成为很多人记忆中最为寒冷的一个了。其中的冻雨、冻雾和雾凇,是直接造成灾害的天气现象,它们几乎都是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冻雨就是由于强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湿空气的下方而形成的降雨,地面温度很低,当液态雨滴落下后,很快就会结冰。这些越积越厚的冰会压断电缆电线,让路面上的车辆打滑。
冻雾和雾凇也是不小的祸害。雾里的小水滴在物体表面凝固时生成白霜,这雾就是冻雾。起冻雾时能见度很低,严重影响交通。冻雾中有时还会弥漫类似于细雪的小冰晶,使得雾好像可以“一把抓”,不过不要在其中久留,因为吸入冻雾容易有损健康。雾凇则是北方常见的冰雪美景,它是水汽受冷直接凝华,在树枝等物体表面凝结成的松散冰晶,也叫树挂。它们虽然美丽,但越积越多就会将电线和树木压断。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