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帕特里莫尼托”
世界遗产青年保护者在行动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宗教均享有人权与自由的普遍尊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目前有190个成员国和6个准成员国。总部设在巴黎。

世界遗产标志:这个标志象征着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相互交融。中间的方块代表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外面的圆代表自然遗产。两个部分相连接,完全由一个线条画成。这个标志象征着世界,同时也象征着遗产保护。
谁说世界遗产保护只是政府的事!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我们年轻人手中。1995年在挪威卑尔根举行了第一次世界遗产青年论坛。来自尼泊尔的15岁的“帕特里莫尼托”——Romesh Tripathi说:“我们在心灵深处,必须告诉自己,世界遗产是属于我们的。不只是说,而要去做;不只今天做,而在未来的多年里甚至几个世纪都需不断努力。这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
6年后,“帕特里莫尼托”正式来到中国。2001年8月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在苏州开营。120多名身着印有“帕特里莫尼托”的服装的男女中学生从全国各地、从世界各国汇集到苏州来。从此,一批中国的“帕特里莫尼托”活跃在中国遗产保护的舞台上:
2004年5月2日,中国首届“世界遗产青年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计划把世界遗产教育纳入中学教学课程之中。
2004年6月12日,四川乐山青少年"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争当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活动在峨眉山举行。
责任编辑 / 李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