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雨林烟雨深林中的角斗场
标签: 地球村公民

花草树木 天天向上
山地雨林远远看去树木茂密,无论山坡或沟谷,都被浓郁的绿色所覆盖。但仔细看来,这些树木高矮不等,叶片形状各异,树冠颜色也明暗相间。人们所熟悉的温带森林,常能看到某个种类的树木大片生长,而雨林景观则与此不同:正因为环境太过优越,每一种生于山地雨林中的植物都在蠢蠢欲动,伺机霸占空间和资源,因此,在这里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成为霸主,把子孙后代集中成群地安插在某片山坡沟谷之间。种类繁多,却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物种,这就是山地雨林中植物的最大特征。

江湖险恶,植物们无不战战兢兢,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天天向上—在云收雨住的时候,宝贵的阳光就是植物们的粮食,越是处于雨林底层,收获阳光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草木无论大小,都想要尽量靠近天空。树木天天向上生长枝叶,藤条天天向上爬往树顶,而还有很多花草,则干脆放弃了土地,生在树木的枝头,尽量挤向树林的上层空间。附生在树干的蕨类,从枝头垂下绚丽花朵的兰花,都采用了这一生存策略。当然也有爬高能力不行的,这些植物大多聚集在雨林底部,叶片肥厚宽大,尽量把散落下来的每一点阳光都搜罗起来。

动物战国风云
山地雨林中的动物,似乎也比其他地方的动物要忙碌许多。由于缺少大型猎物,不能打一次猎吃一星期,因此大型食肉动物在雨林中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其他类型的动物在雨林中,则处于相互争斗、相互制约的状态,一边忙于生计,一边时刻保持警惕。于是,为了在雨林中得以存活,有的动物变成了“巨无霸”,有的则变得“小快灵”,还有的呢,干脆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消失”了。
体积越大的动物,单位表面积上消耗热量就越小,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大体型的动物其实更加“节约”资源—资源利用率高,但说实话资源总量却消耗得更多。雨林中食物资源丰富,动物们乐得使体型增大,使自己变得更高、更胖、更强,变得不那么容易被欺负,因此热带山地雨林中的很多动物,与生在温带、寒带的近似种类相比,体型都能大出一倍或更多。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