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之木棉
英雄花红三月天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3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广州市   草木庄园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三月的岭南早已春意盎然,街道两侧最为惹人注目的,非满树鲜红的木棉花莫属。木棉又名红棉、英雄花、英雄树,在三四月间竞相绽放,花开艳丽,树姿巍峨,因而被广州、台中等城市选作市树或市花。
草木ID卡:
木棉(Bombax malabarica)
分布:原产我国华南、西南等地,东南亚及中南半岛、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生于干热河谷、稀树草原及沟谷季雨林中,如今于长江以南各处种植。

红花白絮

木棉花热烈如火的红色,令人轻易将之与“英雄”二字联想到一起。

苏东坡奔赴广州,曾作诗云:“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写了南国上巳节的景致,上巳正是农历三月初三,木棉花堪堪败落,但对于常居北方的诗人而言,满树花红,足以为之赞叹。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句更显木棉花开的气势:“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言是木棉花。”木棉树在春季先开花朵,花落后才长出叶子,因而远远观望,满树通红,无怪古人亦称其为“烽火树”。至于“木棉”之名的由来,则是缘于木棉的果实——古人称木棉的果实“中有鹅毛,抽其绪,纺为布”,而木棉的拉丁学名Bombax出自希腊语,取“棉花、绢丝”之意,直至如今,木棉果中的绵毛,依旧被用作枕头、被褥乃至救生圈的填充材料。

误作“攀枝花”

木棉的树叶在花落后才会长出,因此花期满树纯红。供图/全景

舒婷在新诗《致橡树》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将自己比作木棉,描绘了对于爱情相守且不依赖的美好向往。大约舒婷并不知道木棉还有一个别称“攀枝花”,否则诗歌的第一句也不会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高耸的木棉树,为何与描绘攀援的名字扯上了干系?《本草纲目》中提到关于“交广木棉”的考证:“今人谓之斑枝花,讹为攀枝花。”按李时珍说法,木棉花斑斑点点开在枝头,因为发音的误传,“斑枝花”摇身一变,成了“攀枝花”——时至今日,斑枝花、斑枝树作为木棉的别称,依旧在福建、台湾等地使用。

狼牙棒·发财树

美丽异木棉的树干多刺,形如狼牙棒。

细看木棉的枝干,会发现青黄色的树皮上,散落着尖而短粗的皮刺,尤其是年幼的木棉树,尖刺更为明显。近些年来,两广一带的城市中,引入了一种新的行道树种——美丽异木棉。美丽异木棉与木棉树亲缘关系密切,开花粉红色,不如木棉艳丽,但在树干上的尖刺却比木棉密集,宛如狼牙棒模样,大都栽培在行车道的隔离带上。另一种常见的木棉科植物名为“瓜栗”,在南方能长成高大树木,栽于道路两侧,开花结果,而在北方却是出现在花盆中,被缠绕编排成规矩的造型,用于观赏叶子。瓜栗原产于中美洲,云南、海南、两广一带作为行道树栽种,而在全国各地的花卉市场中,瓜栗被取了个吉利的新名字,叫做“发财树”。

“发财树”瓜栗在气候适宜的南方才会开花。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