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

无处不在的W
进入3月末,风吹在脸上已经很有春意暖人的感觉了;东京樱花也已悄悄绽放,空气中充满了浪漫馨香;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正值日本大学的毕业典礼时节。今天,2007年3月25日就是早稻田大学2007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重新修缮的早大标志“大隈讲堂”也赶在今天向人们展示它的新颜。它是为了纪念学校创始人大隈重信先生而建造的。

早稻田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隈讲堂”的高度为125尺(日本尺,约合38米左右),而2007年又是125周年的校庆。
早稻田用日语说就是WASEDA。而校园里也隐藏着很多W:大隈讲堂的钟楼顶部从四面望去都有W,中央图书馆的钟楼上面也是个大大的W;125周年校庆纪念日的标志上也有W,学生们拍照时打的手势不是V,而是W。在早稻田大学每个学生的心中W已经自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三大“牛”馆
只要在电脑上敲出所要书的名称,地下书库的机械手就自动将书取出——当我第一次走进早大的图书馆时,不禁为如此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而叹服。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国家规定建筑的地下室二层以下不能有人,所以早大在图书馆的地下书库中采用了自动取书设备。

传说中的自动取书系统,让图书馆的管理更加便捷。
早大的图书馆藏书总数约480万册,同时也拥有先进的管理系统,所有的学术信息都实现了在线搜索。学生们甚至在校外就可以登录数据库。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