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方知春如许
首都师范大学京剧社


文章出自:博物 2007年第05期 作者: 李享 

标签: 海淀区   博物广知   

还记得课本中的《社戏》吗?村里搭台唱戏的日子,对盼红了眼睛的孩子来说如同一个节日。不知从何时开始,各种现代化娱乐方式似乎取代了传统戏剧带给我们的乐趣。然而,在今天的大学舞台上,戏曲被同学们注入了新的时尚活力。
京剧名段《贵妃醉酒》,旦角们的理想。

“一马离了西凉界”,随着《武家坡》的“西皮导板”唱过,台前演员缓步登场。谁能想到,半分钟前,主演南昊刚从远离舞台的化装间飞跑到幕后。对于既要张罗后台事务,又要准备上场演出的他来说,如此紧张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时的后台,还有30多位老师和学生在紧张地忙碌着,化装喊嗓,为稍后的演出做最后的准备。

起社:就是好这口儿

“书林雅韵”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一群热爱京剧艺术的年轻人创建的京剧社团,成员不仅包括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还有博士生和外国留学生的热情参加。在每年招新的诸多“摊位”中,这个别具特色的社团总能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吸引更多新生的眼球。

作为京剧社的创始人,前社长南昊在小学时对京剧就萌发了兴趣。中学学习压力繁重,又缺少合适的氛围,“玩票”的梦想没能实现。上大学后,宽松多元的环境正好给了他施展才干的空间。入学的第2个月,他就“笼络”身边同学创建了书林雅韵京剧社。“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聚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即使是玩儿,也要玩儿出档次,玩儿出水平。”

影响:不一样的“时尚”

经过精心筹划与准备,书林雅韵京剧社请到了国学大家欧阳中石先生为名誉顾问,又请来北京大学生京剧协会的前辈做辅导老师,开始定期邀请京剧界知名人士参加指导活动,组织社员去剧场看戏。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