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进驻剧场
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

北国剧社编演的《枣树》现场

青涩的光彩
白色的无纺布蒙在铁架子上,摆成了一个高度概括的“北京大杂院”;投影仪洒下满院树阴——那是一棵看不见的枣树。实验话剧《枣树》正在人民艺术小剧场公演,围绕着院内这棵“大枣树”,它讲述了北京城一个即将拆迁的大杂院故事。在这出话剧中,从编剧、导演到剧务、演员,都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
“夏末这树上的枣熟了,就有人来偷瓜。”扮演出租司机的胡斌话一出口,大伙几乎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的台词是“偷枣”,还好胡斌灵机一动,接着来了句“和这树上的枣。”让观众以为院里两种水果都有,才算混过去了……
“老礼儿咱别忘了,临走把窗户纸帐捅喽!”随着最后一句台词响起,大幕徐徐落下,之前笑得前仰后合的观众又含着眼泪鼓起掌来。虽然他们中有大名鼎鼎的央视主持崔永元、敬一丹,也有和演员们朝夕相伴的舍友同窗。但今天台上这些大二大三的学生,才是聚光灯下的真正主角。
校园内外都是舞台
1927年大剧作家田汉在上海创立了南国社,近60年后,以它为楷模的“北国剧社”在北师大成立了。
责任编辑 / 邸皓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