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橇与冰车
冰道里的F1
文章出自:博物 2006年第02期
标签: 博物广知

从无舵到有舵
比起花样滑冰、高山滑雪,冰橇和冰车这两个项目对我们还是很陌生,也许有的人都闻所未闻。不过它们还有另外的名字——有舵雪橇(冰车)和无舵雪橇(冰橇),这两个名字是不是有所耳闻呢?

正如它们的老名字一样,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但是这两个项目听起来却有几分相似。从字面上理解,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有舵雪橇带有方向舵,无舵雪橇就没有了。方向要靠运动员转动头部和小腿来控制。事实上,这两个项目所用的场地都是一样的。而且,有舵雪橇是由无舵雪橇发展而来的:最初的有舵雪橇是18世纪时在瑞士的圣莫里茨发明的。这个有上帝的宠儿之称的美丽小镇有着白雪皑皑的恩嘎丁山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滑雪者。其中一个叫博布的男孩一时兴起,将两只无舵雪橇前后排放在一起,用前面的雪橇控制方向,从山上急驰而下。这一下引起了围观者的兴趣,后来人们还举办了一场“双无舵雪橇比赛”。1888年,当地的机械师马蒂斯经过研究,制造出了一台安装有操作舵的木框架结构的长雪橇。从此,有舵雪橇就诞生了。

速度决定一切
这是一个竞速的项目,速度才是硬道理!最初的有舵雪橇是敞式的平板橇,为了降低风阻改为流线型的半封闭坐舱。舱体材料也由原来的木材替代为更轻的铝合金和玻璃钢。这样改进过的有舵雪橇像F1赛车一般,速度由20年代的50km/h小时提高到130km/h以上。

无舵雪橇更是离谱,为了提高速度,运动员对雪橇的滑铁采用加热的方法,让滑铁接触的冰面变成小水滴,减少摩擦:有的用铁制烙铁或电烙铁;有的甚至把滑铁制成空心的,里面灌注热油。所以,在无舵雪橇进入冬奥会的时候被称为“冬奥会的烙铁项目”。不过,1964年,国际无舵雪橇联合会规定,禁止使用加热装置。想提速!还是从别的方面入手吧。
责任编辑 / 张迪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