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小块头有大智慧

橡皮发明之前
16世纪的欧洲,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街头,一位年轻的画家正在为面前的女孩画像,夕阳照在女孩瀑布般的头发上,深棕色的秀发呈现出丝绸般的质感。此情此景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他决定修改画面,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团面包,小心的擦拭起来……

这不是虚构!在橡皮发明之前,人们一直使用面包来对付纸上出现的错字。追溯更久远的年代,古代埃及人用水溶性的墨水写字,所以他们只要用湿布便可以把错字抹掉。纵使墨水干了,古埃及人仍然可以用刀片把错字刮去。但由于人类用文字记载愈来愈普遍,人们便需要一些更有效率的涂错字方法。在铅笔横行的年代,一种食品居然登上了书写历史的舞台,这是多么奇妙的事!面包的“去污”能力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如果你想除掉白墙上的黑手印,不妨试试揉成团的面包。
Rubber就是“to rub out”
1493年,在海上漂泊了许久的哥伦布船队终于踏上了南美洲大陆,他看到当地的印第安小孩正在玩一种弹球,询问之后才知道这种高弹性的小球是用硬化的橡胶树汁液做成的。探险家们把弹球作为珍品带回欧洲,这是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到橡胶。

1770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无意中发现这些橡胶弹球居然可以擦掉铅笔的痕迹!当时的细节已经说不清楚了,也许化学家是在记录试验时,错把橡皮球当作面包团使用了。普里斯特的这个发现引起了轰动,因为它给人们带来很大方便。而首次被擦去的文字正是“to rub out”,所以人们就干脆叫它rubber(直译为“擦子”),哥伦布以为他到的是印度大陆,所以,橡皮又被叫做“印度擦子”。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