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天文台
专业观测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8期 作者: 李雪丹 

标签: 酷玩意儿   博物广知   

在体验了各种草根级的日食玩法后,也让我们去看看天文学家是如何玩转日食的。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日全食,天文学家眼中的日食可没有那么浪漫。上溯一百多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用分光仪器在一次日全食中拍摄到太阳外层大气的光谱,从而发现了“太阳元素”—氦;若上溯数十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利用日全食可以看见太阳旁边的星星这个现象,测出了星光受到太阳质量吸引,而发生弯曲的现象。如今,天文学家也会利用日全食发生之时做一些特殊观测。

投影镜:看清太阳的鼻子眼睛
用作投影的望远镜通常具有很长的焦距,再配合目镜后就可以将太阳的像放大。

从黑夜中醒来

开启天窗

专业的日食观测肯定要在专业的地方进行,于是我们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小型天文台。

深蓝色的球形圆顶如同拂晓前的夜空,伴随着机器隆隆的声音,天窗慢慢开启,一道光瞬间泻入,把望远镜镀成金色……于是我们将望远镜盖打开,用控制手柄将圆顶的天窗转动到太阳的位置,并且调整望远镜的方位,使它指向太阳。

给太阳画个像

黑子投影观测掩食

色球镜:太阳的千娇百媚
由于构成日珥的物质主要发出单色红光,配合Hα滤镜之后,太阳上喷薄而出的日珥便清晰展现在眼前。

北京只能看到日偏食,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望远镜看一看太阳表面的细节,以及月亮遮掩的部分。

责任编辑 / 张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