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
诗词里的铁血军山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04期 作者: 陈旭 

标签: 自然探奇   文化文明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贾民潮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许多人记住贺兰山,是从岳飞的《满江红》开始的。千年诗情,为贺兰山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自秦汉之前,这里就征战不息,尤其是从大唐盛世的灵州会盟,到西夏李元昊开拓疆土,再到明朝军队对抗北元……有着深厚军事渊源的贺兰山,在历代诗词中,都被描绘成一座铁血军山。
东突厥
薛延陀是古代中国西北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原属铁勒部。南北朝时期,崛起的突厥部落成为西北霸主,收服了铁勒部,薛延陀部也随之臣服。突厥分裂后,薛延陀部暂附于东突厥汗国,公元630年,唐灭东突厥,薛延陀部落趁机继承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地盘,并建立汗国,屡次袭扰大唐边境。公元646年,薛延陀被唐、回纥联军剿灭,残部也被赶至郁都军山肃清,薛延陀部就此消沉。

中国西北广袤的沙海中,一列雄伟峻峭的山脉拔地而起,横亘在宁夏平原与阿拉善荒原之间,因山间树木多呈青白色,远望如同青白花马,突厥语称此种骏马为“贺兰”,故得名贺兰山。由于贺兰山如同藩篱般隔开西北大漠与黄河灌区,遂成为历代兵家必争的边防重地,素有“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称谓。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北起大漠南下用兵时,贺兰山通常是他们要逾越的第一道坎。

大唐的边塞传奇

贺兰山下阵如云,

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