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登冰穹之巅
南极昆仑站建站记(下)
标签: 自然探奇

马力强劲的雪地车,可以在-40℃的低温中运行,为南极探险、科考立下汗马功劳。
经过在中山站的多日准备,第25次南极科考的“内陆队”整装待发。前方是茫茫雪原,一路上将不再有人烟、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合生命生存。目的地远在1200公里以外,大部分路程超过飞机救援距离,也就是说,不管出现什么意外,我们只能依靠自己解决。2008年12月18日,11辆雪地车拉着25个雪橇,浩浩荡荡向南极内陆深处进发。
狂奔在冰裂隙上
我们在冰原上行进了几天,放眼望去,只有无尽的皑皑冰雪。李院生队长宣布,前方就是“魔鬼冰裂隙带”,让全体多加小心。大家心情都有些紧张。
冰裂隙,是南极内陆最危险的东西之一。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厚达几千米的冰盖,冰雪从山地“流淌”到开阔地带,由于空间变大,冰层分裂开来的裂隙犹如无底洞,可以轻易吞没人和车。也许有人会想,看到冰裂缝,绕行过去就成了?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在“踩到”之前,冰裂缝是看不到的。由于地表被积雪覆盖着,裂缝就像捕兽的陷阱一样,从表面根本看不见。

南极大冰盖上,地表的雪被风雕琢成各种纹路、形状,蔚为壮观。
南极发生过几次雪地车和人员掉入冰裂隙的事故。前几年,日本考察队有两人落入裂隙,一人永远消失,连尸体都找不回来,另一人被冰卡住得救,但因精神受到巨大刺激,只能回国治疗。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