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龙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


“钢索桥之父”
约翰·罗伯林
布鲁克林大桥的奠基者约翰·罗伯林1806年出生于德国柏林。作为世界上最早倡导应用钢索的工程先驱,他创立的钢索厂,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索制造商之一。早在1841年,他就将这种新材料应用在吊桥设计中,为这革命性技术赢得了最初的工程声誉。
约翰·罗伯林
布鲁克林大桥的奠基者约翰·罗伯林1806年出生于德国柏林。作为世界上最早倡导应用钢索的工程先驱,他创立的钢索厂,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索制造商之一。早在1841年,他就将这种新材料应用在吊桥设计中,为这革命性技术赢得了最初的工程声誉。

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望向曼哈顿天际线,一座大桥横空立在眼前。那斜拉索的网状系统,如同神话般悬吊着宽阔的桥身。这座纽约的运输动脉,已经落成超过100年,它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新兴小城成长为世界之都。
历史上最长的大桥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新大陆东岸的纽约城,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崛起速度最快的一个。然而,由于位处哈得孙河入海口,它被自身的地理条件束缚住了手脚。河流将整个市区切割成几块,直到19世纪中叶,依然没有一种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将各个人口稠密的岛屿连成一体。纽约虽然日渐繁华,却远非今天巨无霸式的“大苹果城”气象。

桥中之王
吊桥是桥中之王,没有其他结构方式可以跨越更远的距离,这要归功于对钢索的有效应用。钢缆是人类工程史上抗拉能力最强的材料,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吊”得起沉重的桥面以及桥上的车辆与行人。
吊桥是桥中之王,没有其他结构方式可以跨越更远的距离,这要归功于对钢索的有效应用。钢缆是人类工程史上抗拉能力最强的材料,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吊”得起沉重的桥面以及桥上的车辆与行人。
那是个野心勃勃、欲求旺盛的年代。早在19世纪年初,就有人提出,要建造人类历史上最长的大桥,联结这个城市中最活跃的两个区域——曼哈顿与布鲁克林。如此构想太过宏大,资金上一时难以到位。直到l866年,借着政客的推动,工程的启动终于成为可能。但是,又如何在宽阔的河面上凭空建起桥梁呢?这听上去是个天方夜谭。
出师未捷身先死
那个时期的桥梁建造堪当“危险”二字。1854年的一场暴雨摧毁俄亥俄河大桥犹如撕断一条纸带。在19世纪的工程师眼里,征服大河的方法依然是一盏亦真亦幻的圣杯。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