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
雷之精魄 春之玩物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01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草木庄园   

车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生于草地、路旁。古人所谓的“车前草”,指的是车前科车前属的多种植物,它们都可作为车前入药,具利尿止泻、补虚明目的功效。
古代人认为车前草随处可见,车前车后,到处都有,因此把它命名为“车前”。如今的车前草常生长在荒地和草丛中,在大城市中也算十分常见的野草。

嗜斗草 宁亡国

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不但击溃了越的军队,甚至连越王勾践也成了阶下囚。然而正是这位驰骋疆场的国主,竟然在春光旖旎的王室花园中,为了几棵野草或喜或忧。忠君爱国的大臣们无不唏嘘:君主又在想方设法,哄那个美女西施开心了。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曰:“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夫差陪美女玩的游戏,正是彼时在春天所流行的“斗草”。

车前草从叶子丛中竖起几根棍子状的花序来,就是这些棍形的花序,被古代人拿来当作“斗草”的道具。

所谓斗草,一人一根草棍儿,相互交叉,两手握在草棍儿两端,一起用力,谁把对方弄断,谁为胜者。这个古老的游戏,和如今民间颇为知名的草根游戏“拔根儿”相类似,只有道具上略有不同:“拔根儿”用杨树叶柄,斗草的道具,则是十分常见的野草——车前草。为了蛊惑吴王玩物丧志,西施甚至搬出周礼来训诫进谏的大臣。吴地偏远,应当学习周天子辖区内的风俗,《诗经·周南》里有名篇:“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小孩子一边斗草,一边吟诵,可谓全民启蒙教育的典范。芣苡(音“服以”),就是斗草用的车前草了。吴王斗草,输多赢少,久而久之,这份晦气 终于延续到了战场,被勾践逼得自己切断了脖子上的动脉血管。

图3
图4
车前的很多朵小花聚集在花序顶端,毛茸茸的部位是雄蕊(图3),花落后果实也聚集成棒状(图4)。

雷神治腹泻

到了唐朝,斗草早已不像小孩子那样,互相交叉争执,有辱斯文,而改成了比谁采到的花草名目繁多。车前草不再是小孩子们的玩具,然而自有人对这种野草情有独衷。那些修仙求道的人们,以为车前草带着仙气,长久服食,可以让人身轻如燕,穿房越脊,如履平地,如果机缘巧合,吃车前草还能长生不老。《神仙服食经》里明确指出,车前草的仙气,来源于雷神:车前草在春雷乍响的时候生长,所以本身就是“雷之精”。

“开州午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唐朝诗人张籍的诗句,写明了人们对于车前草的尊崇。到了宋朝,人们开始辟谣,认为车前草不过是种凡间草药,最大的作用是利于生出男孩。甚至诗经中“采采芣苡”的句子,也有人认为是妇女祈祷多产子嗣的词句。倒是文学家欧阳修,真正体会到了车前草的妙用:腹泻不止的欧阳修,被街边无照经营的土郎中治好了,所用的偏方就是车前草。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