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vs伪科学!强力纠错!

案例1:疑似怪虫
地点:四川宜宾 罪魁祸首:黄花蝶角蛉
情节:郊外的草地上出现了一种长相怪异的“蜻蜓”,它的怪异在于,和一般蜻蜓不同,它的头上长有一对棒子一样的触角,尾巴上长有一对钳子,而它的翅膀也不像一般蜻蜓那样伸直平展。这次倒是还没请来“专家”之流,只是报道希望有关专家或者行家解谜,这种虫子究竟是怪异的蜻蜓,还是其他的什么。
科学解释:黄花蝶角蛉和蜻蜓几乎没有关系,倒是和上边提到的草蛉是近亲,它们同属于脉翅目昆虫。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把它们和蜻蜓区分开来,蜻蜓只有短小的刚毛状触角,而蝶角蛉是像蝴蝶一样的棒状触角;蜻蜓和豆娘在停歇时会平展或竖起翅膀,不能折叠,而蝶角蛉翅膀可以折叠后盖住身体。蜻蜓的翅脉上有翅痣和翅结,蝶角蛉脉常有翅痣,但没有翅结。
扩展:其实长相怪异的生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或许和人们所熟知的某种生物相类似,于是乎把蝾螈当作小号娃娃鱼,把曼佗罗当作大号苍耳,把树舌(一种真菌)当作灵芝,这类现象似乎屡见不鲜。
责任编辑 / 唐志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