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vs伪科学!强力纠错!


文章出自:博物 2005年第02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博物广知   地球村公民   

当一些怪异的生物出现,当有悖于人们印象中的动物或植物出现,是怪兽,是外星生物,是新物种,或是环境污染的畸形产物?人们总会轻易地相信专家,相信学者,相信采访过“专家学者”后报道此事的媒体,然而我们的“专家”和媒体是否有负于人们如此充分的信任呢?当“专家”指着白菜,说这是枝繁叶茂的萝卜,那么它便是真的萝卜;当“专家”指着野猪,说这是磕掉了象牙的大象,那么它便是真的大象;而当媒体需要的时候,“专家”也会把田螺说成潜水的蜗牛,把乌鸦说成熏黑的大雁,把蚯蚓说成地下的蛔虫。相信媒体,相信“专家”,或许我们只能如此。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报道铺天盖地侵袭过来,谁又想过要一辨真伪呢?强力纠错!在曾经报道过的诸多事件中,我们挑出了其中的一些,将真伪一一罗列。在纠正一些错误概念和说法之余,我们更加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双精明的眼睛。

案例1:疑似怪虫

地点:四川宜宾 罪魁祸首:黄花蝶角蛉

情节:郊外的草地上出现了一种长相怪异的“蜻蜓”,它的怪异在于,和一般蜻蜓不同,它的头上长有一对棒子一样的触角,尾巴上长有一对钳子,而它的翅膀也不像一般蜻蜓那样伸直平展。这次倒是还没请来“专家”之流,只是报道希望有关专家或者行家解谜,这种虫子究竟是怪异的蜻蜓,还是其他的什么。

科学解释:黄花蝶角蛉和蜻蜓几乎没有关系,倒是和上边提到的草蛉是近亲,它们同属于脉翅目昆虫。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把它们和蜻蜓区分开来,蜻蜓只有短小的刚毛状触角,而蝶角蛉是像蝴蝶一样的棒状触角;蜻蜓和豆娘在停歇时会平展或竖起翅膀,不能折叠,而蝶角蛉翅膀可以折叠后盖住身体。蜻蜓的翅脉上有翅痣和翅结,蝶角蛉脉常有翅痣,但没有翅结。

扩展:其实长相怪异的生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或许和人们所熟知的某种生物相类似,于是乎把蝾螈当作小号娃娃鱼,把曼佗罗当作大号苍耳,把树舌(一种真菌)当作灵芝,这类现象似乎屡见不鲜。

责任编辑 / 唐志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