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9期
标签: 读编互动
原汁原味的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陈伟

因为奥运,今年暑假中的北京跟往常太不一样了。连小区里的执勤大妈也是一脸喜庆,看见外国朋友都会热情地说:“Welcome to Beijing”。
虽然我家与鸟巢近在咫尺,无奈一票难求,也只能在家里收看电视转播了。即使这样,我的心情仍随着奥运的进展而起伏,期待、欢呼、“喜怒无常”,到现在,邻居们就连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改成“中国几块金牌了?”
当然啦,因为有《博物》在手,跟同学或者家里人一起看比赛时,我能吹牛的可不仅仅是那些体育明星和技术绝活。然而兴奋之后,有时我也会觉得有点儿失落:每天只看奥运,什么都不做好像有些不对劲。
在《博物》影响下,我观看比赛之余,找了很多奥运相关的书来看,想了解一下最原汁原味的“奥林匹克精神”到底是什么。从一段资料上看到:尽管古希腊人尊重运动员,崇拜奥运冠军,但他们只要看到任何人只为体育比赛进行备战,不做其他任何事的话,便会称其为“没用的、可悲的人,年轻人的坏榜样”因为古希腊人始终坚信,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使身体强壮,而是雕刻人的灵魂。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