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告别乙醇汽油
标签: 博物广知
轰鸣的“磕头机”不知疲倦地抽取原油,成熟的麦子则宁静地闪烁着金光,工业时代的交响曲和农耕时代的田园诗在这里水乳交融,有谁会想到,在石油被制成汽油后,它又将和小麦再次相会呢?
小麦、玉米等粮食是制造乙醇的上好原料,将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就可以形成新型能源乙醇汽油,不仅能够大大节约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产生的仅仅是清洁的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还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乙醇汽油已经在一些国家广泛推行,我国某些省市行驶的机动车,也全都喝上了乙醇汽油,这对生态环境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人的生存也离不开粮食,大量使用小麦、玉米来制造乙醇就相当于车与人争粮。作为农业大国的美国和巴西,同时也是乙醇汽油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每年都有大量玉米被用作制造乙醇汽油,这对本就匮乏的世界粮食市场来说就不是那么妙了。也有专家认为去年我国肉类涨价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大量玉米被用于制造乙醇,猪饲料供应不足。
粮食将渐渐告别乙醇汽油,取而代之的是甜高粱、木薯、甘蔗等经济作物,今年在广西全面推广的乙醇汽油就是采用木薯生产的。这种工艺尽管将不再消耗人们所食用的粮食,但是确实也占去了原本可以用来种植粮食的耕地,所以人们也在研究秸秆等植物纤维制造乙醇的工艺,这不但是对粮食资源,也是对农田资源的一种积极保护,届时人与车争粮的尴尬将不再发生。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