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团子的智慧
寒冷高原上的垫状植物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05期 作者: 牛洋 

标签: 地球村公民   

在环境恶劣的高寒地区,生有一些独特的植物:它们的外形或是团状,或是饼形,远远看去如同绿色的怪兽,而到了开花季节则变成了艳丽的花团。这些植物拥有着非凡的“智慧”,它们用形如垫子的奇特外观,作为抵御身边恶劣环境的武器。

高山上的垫子

海拔5000余米的高原上寒风凛冽,四下一片荒芜。严寒、强风、极大的昼夜温差和贫瘠的土壤,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令大多数植物望而却步。放眼望去,能够在这里顽强生长的,大都是些形状奇特的绿色草团——它们紧贴在地面或岩石上,没有明显的茎,外表上看去蓬松柔弱,实则顽强到任凭狂风如何呼啸,也不能将它们撼动。这类奇特的生命被称作垫状植物。

典型的垫状植物具有一条埋于地下的木质主根,粗壮而结实,用以保证整个植物体不被风吹走。地上部分许多细小的分枝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风的垫状结构。“垫子”大小各异,既有直径10厘米以下的小“杯垫”,也有直径好几米的大“床垫”。低矮圆滑的形态既可以避免强风把植株折断,也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分,同时又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保存起来——实验表明,欧洲的一种垫状植物“无柄蝇子草”,在午后其内部的温度要比空气中高出10℃。

用探针探测垫状植物内部的温度

长寿源于节约

在安第斯山上,科考队经过一系列精密测量,终于确定了生长在这里的垫状植物“紧密小鹰芹”的年龄:大多数的“垫子”都有上百岁了,甚至有一株已达到了850岁。在垫状植物家族中,这个年龄还不算长寿,据记载,最高龄的垫状植物能够达到3000岁!对于这些每天经受风吹日晒的草团子们而言,长寿的秘诀就在于节约。

首先是要节约能量——这些生长在安第斯山的“垫子”们,用于生长的能量实在少得可怜,植株的生长速率仅为每年1.4毫米。“废物”再利用也是节约的关键所在:每年在“垫子”分枝的顶端生长出来的叶子,进入冬季后虽然会枯萎,但却不凋落,待到来年,新的叶子自老叶丛的基础上生长出来。如此一来,已经成为尸体的老叶,就可以为整个“垫子”的保温节能,做出超越生命价值的贡献,整个草团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长越大。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