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风景
标签: 自然探奇

美国南加州的沙漠巨石阵中,石墙顶端的小石球,巧夺天工,这些带着巨大裂缝的大石头和小碎石一开始是埋在地下的整块巨石。
上帝手中的
“健身球”
我们经常用“花岗岩脑袋”来形容一个人思想冥顽不化,用“花岗岩般的防线”来形容阵地牢不可破。其实在自然界里,要论坚固,花岗岩还真排不上号。花岗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尽管硬度不低,但是花岗岩天然会形成三组彼此垂直的节理,也就是裂纹,就像三维坐标轴的x、y、z轴一样。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会裂开若干个彼此垂直的节理,结构上就像一块块棱角分明的方砖堆在一起。

在加拿大干涸的河道上,这样的石球是否令你惊叹?水流和风是自然手中最细腻的磨刀石,要打磨这样一个圆球,却需要千万年的时光。

花岗岩石球里有什么,切开来看一看。在澳大利亚的彩虹蛇蛋场中,巨大的金红色石蛋中,居然还有一块被从中一切为二,让人不得不遐想是不是真有一个孙悟空蹦出来了。风、水、温度和阳光合力侵蚀的结果,会让巨大的岩石从中裂开。
在风雨侵蚀中,立方体的角上受到三个方向袭来的风化,消磨得最厉害,棱上受到两个方向的风化,侵蚀强度次之,面上只受到一个方向的风化,侵蚀效果最弱,所以越是凸出的棱角越是风化得快,渐渐地,棱角一点点缩减,最终趋向球形。好端端的一大块刚毅的花岗岩山体,由于这种球状风化,千百万年后竟然会变成浑圆光滑的石球组,真像是老天爷掌中的健身球。

阿根廷月亮谷有一块“球场”,遍布着滚圆的泥质小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来自火山的
球形“弹药”
我们脚下的地壳是坚硬的固体,但是这层固体其实坐落在流淌的炽热岩浆上。岩浆要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只能通过火山这条高速公路离开黑暗的地底。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火山喷发,只有当喷发的力度适中时,黏稠的岩浆既不是像河流一样流淌,也不是被炸成碎屑四处飘散,而是被一定的力量一股股、一团团地抛向高处,在空中逐渐冷却,有的被甩成了麻花形、纺锤形,也有很多因为表面张力的原因,在飞上天空时还是液态的岩浆,在空中一边冷却一边收缩,落到地面时已经成了接近球形的石蛋。在火山口附近仔细寻觅,圆圆的火山弹说不定就埋在你的脚下呢。

滚烫的液体被火山猛烈地抛到空中,因为流体动力学的作用,岩块成了圆滑的形状。球形的火山弹很多见,有时滚烫的岩浆弹落地时沾满了火山灰,就像“虎皮蛋”一样。
这个“结核”
不生病
结核是人人为之色变的传染病,却有另一种“结核”,可是真正吸收了“大地之灵气”的圆球。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