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环游地球
传说中的交通工具大体验
标签: 文化文明

第一天
中国西藏—印度德里—印度孟买
牦牛
“高原之舟”忽快忽慢
海拔4000米以上的 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只有牦牛可以做到负重上百公斤、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不停赶路。高原草甸上,还有一种沼泽地,它是夏季冻土融化加上降雨积水形成的,表面绿草如茵,底下却是稀烂的泥浆,人一踏上就往下陷。牦牛宽大的足蹄,让它行走沼泽如履平地。
上得雪地,下得泥潭,牦牛凭借绝对的实力获得“高原之舟”的美誉。不仅是当地藏民的运输工具,就连西藏军区的边防战士也骑着牦牛巡逻。
骑牦牛也用鞍子和缰绳。虽然牦牛不会“耍大牌”,但一定时刻记得抓紧缰绳,这也是你发出指令的工具。坐在宽厚的牛背上欣赏高原美景是种享受,因为牦牛脚步沉稳,说是骑,倒不如说是坐。在碎石与冰雪混合的路上,平常它走得还没人快。但真跑起来,绝对不会比马逊色。所以,骑牦牛时千万别太兴奋,万一动作过猛,让牦牛受惊发起“牛脾气”,疯跑一通,就不好玩了。就是因为速度发挥得太不稳定,当地人主要用它来运输物品,而不是骑乘。

大象
摇摇晃晃的公共交通
在印度德里,乘坐大象就像公交车一样平常。千百年来,印度人根据大象的魔鬼身材,定制了一套“乘坐”这种庞然大物的程序:先通过一个木架子往上爬,踏着鼻子,踩着脑袋,走到象背上,最后落座——大象背上架着座位,有一个专用词叫“象座”,非常精辟。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