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


文章出自:博物 2004年第06期

标签: 酷玩意儿   

找矿石装备
1.地质记录本:一半是坐标纸,用来准确画下地
质素描。
2.矿石图谱:鉴别矿石的工具书。
3.铅笔
4.放大镜:用来看矿石里的矿物组成。
5.手套:防止尖锐的矿石划伤手。
6.小毛刷:扫去矿石上的尘土。
7.小刀:在矿石上划,用来测矿石的硬度。
8.地质罗盘:测地层的走向。
9.大、小地质锤:敲开岩石,锤头要硬。
10.冰镐:不光在高海拔地区会用到,其实它是
一把是便携的小镐,关键时刻还可以用来防身。
11.磁铁:用来检验矿物是否含铁。
12.工兵锹:挖掘各种东西,主要是用来挖土壤
剖面用。
13.取土盒:装土壤标本。
14.石膏粉:固定和采集化石的时候用来做模子。
15.长卷尺:测量土壤剖面、岩层等。
16.地质包:有许多侧兜的双肩帆布背包,可以
用其他背包代用,造型如此经典的已经很难
找到了。
观鸟装备
1.双筒望远镜(Leica 7x42)
搜寻和观察鸟类的最重要工具,倍率最好不要
超过10倍。
2.单筒望远镜(Leica APO77)
细致观察和远距离观察的利器,一般放大倍率
都超过20倍。
3.鸟谱(《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观鸟必备的图
鉴,鉴别和查询你观察到的鸟类。
4.记录本:随时记下观察时的心得、所见鸟类关
键特征、数量等等,也可以用来画野外素描。
5.笔:水笔的字迹会在遇水后模糊,铅笔是最好
的选择。
6.计数器(医用计数器):数鸟用。
7.录音机:如果来不及用笔记录数据时就可以使
用录音机,然后等回去再整理。
8.数码相机(Nikon 4500):拍下你看到的鸟,也
可以记录沿途的美丽风景。
9.数码相机接圈:连接数码相机和单筒望远镜,
你可以拍下远处的鸟。
10.数码相机接圈2
11.小背包:装鸟谱和各种零碎物件。
12.三脚架:用来架单筒望远镜,要稳固,有个
小把手,最好不要用球形云台。
13.鸟网:当要捕捉或环志鸟类时才会用到。
14.鸟类调查表:由鸟类研究机构编制,填写统
一规格的数据。
15.野鸟羽毛:观鸟时捡到的小纪念品,但不提
倡大家保留太多。
寻虫装备
1.昆虫图鉴(中国蛾类图鉴):在野外鉴别昆虫
的必备工具书。
2.便携记录本:及时记录下一切有用的信息。
3.三角袋:装蝶、蛾标本的标准装备。
4.毒瓶:里面装了少量锯末和乙醚,用来毒死标本。
5.诱虫灯(500瓦的大灯泡):要有安全耐热的灯
头和很长的电线,再配一块2米见方的白布。
6.抄网:捕虫利器,可以用抄鱼的网改装,关键
是网的材料要柔软轻薄。
7.数码相机(Nikon D70):微距性能很重要,因
为拍摄对象都很微小。
8.闪光灯:应该离机安装,配合微距镜头使用。
9.豆袋:就是装了豆子的布袋,低角度拍摄时垫
在相机下面,会稳定很多。
10.气吹:用来清洁相机和镜头。
11.移动硬盘:在野外可以转出数码相机里的照片
12.相机遥控器
13.三脚架
14.便携反光板:暗处不用闪光灯拍摄时用来反光。
15.固定夹:一头夹在三脚架上,一头夹在有昆
虫的树枝上,用来减小树枝的摇晃,很有用。
认植物装备
1.便携放大镜:在野外观察植物细节特征时要使
用到,比如看叶子背面小毛的形状,有时这是
区分两种植物的重要标志。
2.野外采集记录本:记下找到或采集的详
细数据。
3.植物检索表:必要的工具书。
4.笔
5.钢尺:量小东西,比如叶片。
6.皮尺:量树的胸径,灌木的高度等。
7.驱蚊药:在林子里钻,你一定会用到它。
8.组合工具:剪标本牌和绳,在野外总会用到。
9.枝剪:剪下木本植物的树枝做标本。
10.样方框:一米见方的木框,把它放在地上,统
计在框里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这是植物学
家们常用的研究方法。
11.标本夹:制作干制植物标本时使用。
12.标本纸:吸水的草纸,如果调查的时间比较
长就得带些备用的。
13.数码相机(Nikon 4500):拍下植物的原生状
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