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名叫 “华子”的鱼
关于达里湖四季的博物学笔记


文章出自:博物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张书清 

标签: 克什克腾旗   动物世界   地球村公民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着名的“天鹅之湖”达里诺尔,一平如镜的湖面之下,一种俗名“华子”的庞大鱼群在半咸的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潜游,享用丰美的水草,筹备着它们一年一度的冲刺——洄游行动。一旦微风给草原送来春天的消息,千万年来古老的习性将激发生命的潜能,它们成群结伴地逆流而上,曲折奔赴附近的淡水河中,开始为了繁育后代的产卵洄游……
华子鱼的画像
我是一条名叫“华子”的鱼。当然啦,我的一大帮兄弟姐妹们也都叫“华子”——我们的家族实在太大了,而且总是待在一起,要是一个一个地起名字可得累死。我还有个学名,叫“瓦氏雅罗鱼”,有点拗口,我总记不住。还有人管我叫“沙包”,真古怪,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对了,我们属于鲤科,所以你要管我叫鲤鱼,也错不到哪去。

夏: 湖底的“华氏家族”

夏日的草原孕育着欢快的喧嚷声。小巧的蒙古百灵扑打着翅膀,从天空中箭一般斜刺而过,时而停留在靠近河岸开满野花的草丛中,发出一两声娇啼。已经过驯化的马鹿仿佛又被夏日的暖风激发了野性,撒着欢儿成群奔来,惊得几只鸟儿四散飞开去了。

一条也许是世界上最细的河流——耗来河卷起漩涡,在平展无垠的草原上划出一道曲折的银色轨迹,向远方奔去。它将注入那个宽广的大湖——达里诺尔湖,简称达里湖。这个有240平方公里大的封闭式半咸水湖是一个高原内陆湖,湖水无外泻,全靠耗来河、贡格尔河、亮子河、沙里河及涌泉的淡水注入补给。

正午,我们驾车向着达里湖西岸以南驶去,翠蓝色的湖面波澜不惊,折射出道道粼光,却了无生命的痕迹。但是我知道,在深郁的水面下,隐藏着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的庞大鱼群家族——你没法计算清楚它们,就像没法凭肉眼数清天上的星星。当地人不知瓦尔雅罗鱼的赫赫声名,他们总是叫它“华子鱼”、“滑鱼”或是“沙包”。

这个“华氏家族”的数量庞大,常年居住在湖畔的捕鱼人告诉我,在高峰期,每天都有上万斤滋味鲜美的华子鱼在这个湖里“自投罗网”,而栖息于湖畔的水鸟能吃下更加惊人的份量,每天有几万斤!有时它们太贪吃,简直撑得连飞都飞不起来。

责任编辑 / 王蓓蓓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