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老的“炼金术”
意大利伊特鲁里亚文明探秘


文章出自:博物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张书童 

标签: 意大利   古史传说   

公元前3世纪的浅棕色陶制少女头像被认为是传说中的米诺斯国王之女,出土于靴形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中部——伊特鲁里亚地区。
崛起于公元前1000年的伊特鲁里亚人被称作意大利最古老的民族,虽然他们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他们创造了精湛的金属冶炼工艺,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布设了发达的海上贸易网络……然而他们是如此迅速地经历着辉煌与没落,在后起的罗马帝国征服下匆匆让位,留下无数的未解之谜。
矿渣下的宝藏
这个公元前6世纪的墓地发现于意大利伊特鲁里亚地区优美的海岸边,伊特鲁里亚人当时控制了几乎地中海所有的铁矿,并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铁器制造中心,因此人们发现它与附近的几十座古墓都埋藏在堆积如山的铁矿渣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无从破译的文字

很多古希腊和罗马的资料中都记载着伊特鲁里亚这个名词,然而史学家却难以真正理清这段时期的脉络——大量用来书写伊特鲁里亚历史的亚麻布早已化为尘土,他们到底是本土人还是来自远方移民?失传的语言、文字让这个民族的历史扑朔迷离,伊特鲁里亚文明的来源至今困扰着考古学家。

花瓶、器皿和其他文物上有限的铭文成了学者研究伊特鲁里亚文字的珍宝,他们的研究确定:这种与今天我们看到的英文字母极其相似的文字来自于希腊,伊特鲁里亚人把它改进以适应自己的语言,并把演变后的字母随后传给罗马人,以致后来慢慢传到了欧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虽然经过与希腊文的对比研究,人们已经可以理解几百个伊特鲁里亚专有短语,然而记录的稀少或缺失让文字语法规则的寻找困难重重。1964年出土的三块金箔带给热衷于考古的人们巨大惊喜,它们分别刻有伊特鲁里亚和腓尼基文字,虽然短短的铭文对了解整个伊特鲁里亚的历史来说微不足道,但两种文字的对比释读让人们对伊特鲁里亚语法结构的认识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至今伊特鲁里亚文字的密钥还未被掌握,被遗忘的语言、文字带给热衷于伊特鲁里亚考古的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释读伊特鲁里亚文字,弄清伊特鲁里亚人的来源,仍是世界史学界最为关心的尖端课题。人们只能更多地从同一时期希腊、罗马的历史记录来旁探这个古老的民族。

责任编辑 / 张迪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