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之合欢
忘忧红绒缀满枝
标签: 草木庄园

合欢无论花或叶子,都有其独到之处——花开时如一个粉红色的毛球,犹如古时马匹所佩带的红缨,应了“一树红绒落马缨”的词句,故而又名“马缨花”。合欢的叶子由两排小叶片组成,每逢天色将晚,这些小叶就会靠拢闭合,直到翌日清晨,才会再度张开,迎接日光。因为合欢叶形精巧,花开别致,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但在如今父辈人的心目之中,合欢却并非那么惹人喜爱。究其缘由,是因为合欢拥有一个令人心怀惴惴的俗名——“考试花”。每到合欢花朵开放,往往正是学生们忙于考试的时节,因此作为学生而言,总还是盼望着合欢晚些开花、期末考试晚些到来才好。

夜合花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明朝知名学士李东阳作《夜合花》诗,点明了合欢与夜晚密不可分的关联:一来合欢花傍晚开放,清晨凋零,诗句中所描述,正与合欢的习性相符;二来“夜合”之名本身,便是由合欢的叶片傍晚闭合而得来。相传舜帝南巡仓梧而死,娥皇、女英两个妃子遍寻未果,终日以泪洗面,泪竭而滴血,血尽而亡;娥皇、女英死后化为神灵,将其志寄托于合欢树上,其树叶片昼分夜合,喻舜帝与二妃夜夜相见相亲。“合欢”二字,本指夫妻合好之意,由娥皇、女英之故事起始,合欢树便也用来比喻忠贞不渝之爱。唐朝诗人韦庄作诗赞曰:“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得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

解忿·忘忧
古人所谓的“忘忧草”是萱草,而与萱草并称的合欢同样在夏季开花,同样具有忘忧之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合欢也。”蠲,意为祛除,合欢可消除人心中的怨念。这一论点最先为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所提出——他在《养生论》中言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古人发生争执之后,常以合欢相赠,谓之可消怨结好。时至今日,合欢以花或花蕾入药,颇具解郁安神之效,可用于治疗郁结胸闷、失眠健忘,药效与萱草近似。如今日渐流行的养生滋补食品中,合欢花与蜂蜜、冰糖共同泡制饮品,或者以合欢为辅料煲汤熬粥,都是取了合欢治疗情志不遂、可以解忿忘忧之意。


朱缨花·金合欢
合欢花开树枝顶端,我国南北均有栽培,但在长江以南,很多地区都有近似合欢模样的花卉,往往令人混淆视听,其中最常见的种类,当属朱缨花。朱缨花,又名美蕊花,仅从其名称,便知花开与合欢的形状近似。朱缨花开时也如绒球一般,颜色纯红,较合欢更为艳丽,华南地区常有人将此花误认为合欢。此外,背负着近似合欢名称的“金合欢”开花也是绒球形状,却比合欢微缩许多,花色金黄,叶片形状与合欢类似——金合欢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已在我国构成入侵,其植株毒性较大,可致使牲畜中毒。其实无论合欢也好、朱缨花也罢,还有绒球状花的金合欢,乃至知名的观赏花卉含羞草,都是同一大家族中的近亲,分类学上归属于含羞草科(也有将之归于广义的豆科),因此也无怪它们的球形花朵、能够闭合的小叶片都如此相像了。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