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巨大的钛金属屋顶,在西班牙北岸的海风中折射着耀眼阳光,造成一种魔术般的视觉效果。它盘根错节的扭曲造型,洋溢着激扬而沉静的诗意,不仅契合了西班牙奔放的民族性格,又把冲突与无序酣畅淋漓地发挥了出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光客慕名来到这座博物馆所在的毕尔巴鄂市,一睹它的传奇风采,而就在1997年之前,这里还乏人问津。
让建筑“复活”城市?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毕尔巴鄂,在世界上默默无闻,如果不是足球队在西甲联赛尚算争气,其他国家的人可能一辈子也难知道它的名字。而实际上,这座始建于14世纪的古城有辉煌的过去:它曾以优良港口闻名欧陆,更在大航海时代为西班牙称雄天下立下汗马功劳;19世纪,这里成为钢铁业重镇。但20世纪中叶,随着欧洲重工业的没落,城市也走上下坡路;1983年一场洪灾更将市区冲成废墟……
该怎样让毕尔巴鄂“复活”?政府官员们在会议桌前挠破头皮。他们想从旅游业入手,变钢铁小镇为文化之都。但城市里景色乏味,古迹稀少,没什么能让游客打起精神的东西。“兴建一座巨大的艺术博物馆怎么样?”大洋彼岸,现代艺术界的收藏“大鳄”——纽约古根海姆基金会,向这座海滨小城伸来橄榄枝,“可以吸引欧洲大地上为数众多艺术拥趸来此观光。”
1991年,双方一拍即合。财大气粗的基金会砸下9000万美元重金,要建一座“当代艺术奇迹”。而千千万万毕尔巴鄂市民,更是眼巴巴地期待着这未来的伟大地标,为城市的复兴打一针强心剂。主持这等工程的建筑师,何止是盖房子,简直是在决定城市的命运。究竟什么样的翘楚人物才当得起如此大任?目光落到一位叫做弗兰克·盖里的洛杉矶建筑师身上。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