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博”语
来自《博物》微博的声音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2期
标签: 读编互动


@飞来横瘦:这次啄木鸟的绘图超赞!各种特点一看就明白了。文里说啄木鸟的舌头绕头骨一周什么的,想想有点重口……不过我拿了根皮筋绕着乒乓球,脑补了一下,这怎么箍得住呢?动一下就会滑脱啊。
@博物杂志:让插图老师再画个示意图吧!如果从啄木鸟的舌尖往回走,会发现它们的舌骨分成两根,从颈椎两侧经过,再向后延伸、向上弯曲,从头骨后方绕上来,继续向前并在一起。有的种类的啄木鸟,舌骨终止于两眼眶之间(红色部分),有的则继续向前伸入右侧鼻孔(紫色部分),有的围绕在右眼眶上(绿色部分)。
@瓦罐普洱汤:原来我大云南还有“版纳鱼螈”这种奇货!狭路相逢会有微妙的喜感吧……不过这家伙跟蚯蚓实在太像了,真不是亲戚吗?
@博物杂志:苍天可鉴它俩真的没亲缘哈。蚯蚓是环节动物,蚓螈是两栖动物,高了很多等级啊。研究者可以把幼年版纳鱼螈养在水里,等成年后它要靠肺和皮肤呼吸,这时就必须给它一块陆地,不然会憋死。蚓螈多半穴居,白天在地底睡觉,夜晚到地面活动。非要跟蚯蚓扯上点关系的话,蚓螈其实最喜欢以蚯蚓为食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