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系列之绝代双蕉
标签: 草木庄园

回想前面说过的水果,我们都吃得好辛苦:菠萝,皮糙肉厚,要借助工具才能吃到;西瓜,吐籽是个麻烦事儿;猕猴桃,剥去果皮要流汁液,免不了事后洗手的麻烦;就连苹果或者草莓,为了健康着想,也要先拿去洗洗干净,才能直接扔进嘴里。这回登场的水果,与之前大不相同,绝对方便快捷无须清洗,只用三下五除二地剥掉外皮,白白嫩嫩的果肉尽呈眼前,更不用担心有吐籽之烦恼,何乐而不吃之呢?没错,这就是香蕉,堪称懒人食品啊!无怪乎香蕉誉满全球,无论是栽种面积还是产量,都在诸多水果中名列前茅。香蕉的外果皮被剥去,中果皮不明显,“果肉”部分是内果皮和胎座共同构成,而种子呢?关于香蕉没种子的问题,虽然方便了人类食用,却给香蕉本身带来了麻烦,欲知详情,请看下文——
无籽之由来

话说有个生于北方的游客,在云南树林中穿梭,忽见一棵野生“香蕉”,果实金黄诱人,于是此人把“香蕉”果实摘下,费劲力气,背回住处吃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香蕉”中间竟然全是棱角分明的种子!没错,野生的香蕉近亲都是有种子的,不然如何传宗接代啊,但香蕉凭什么就没籽呢?其实,人们吃的香蕉是由野生的小果野蕉培育而来,正常的野蕉染色体为二倍,经过选育的香蕉,细胞中有三倍染色体,无法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因而不能形成种子。无籽香蕉诞生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香蕉只能通过无性繁殖来传宗接代,不能产生种子,这意味着不能利用基因变异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因而有些专家推断,再过几十年,物种退化可能导致香蕉大面积遭受侵害或灭亡。
香蕉VS芭蕉

香蕉在分类学上,被划归在芭蕉科、芭蕉属,显而易见,香蕉与芭蕉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朝的诗句意境优美,但想必古人只能见到野生的芭蕉,而吃不到人工培育而来的美味香蕉吧。其实香蕉和芭蕉本就很难区分,它们的果实之间,存在些许差异:香蕉果实略弯,呈月牙状,果柄短,果皮上有不明显的56个棱;芭蕉两端较细,中间较粗,果柄较长,果实明显呈3棱形(有时35棱)。成熟后的香蕉自然会变为黄色,果皮带有褐色斑点,而芭蕉颜色偏灰,并无斑点。至于水果市场上流行的“芝麻蕉”,有些水果商贩称之为一种芭蕉,却是大错特错了“芝麻蕉”是香蕉的一个栽培品种,外皮上的芝麻状斑点,正是将之区别于芭蕉的证明。
运动食品

运动场上,特别是一些费时费力的体育竞赛,比如网球,常常能够看到选手在中途休息时,剥个香蕉来吃运动时不宜吃得太饱,补充能量不能依靠主食,香蕉的糖分可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立刻被人体吸收,是一种快速的能量来源。此外,香蕉属于高钾食品,而钾离子可以强化肌力及肌耐力,因此香蕉也就受到了运动员的特别喜爱。此外,香蕉中的钾亦可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香蕉内富含的可溶性纤维,也可帮助消化,调整肠胃机能;此外,香蕉进入人体所产生的物质,还能刺激神经系统,给人带来欢乐、平静及睡眠的信号,甚至还可镇痛,因而又被称为“快乐食品”。无论是体育运动后,还是郁闷时,记得来一根香蕉吧!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