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度去
马可·波罗的东方探险
标签: 古史传说

北风挟裹着黑海上空的湿气,从小亚细亚半岛的崇山峻岭间一路穿过,把公元1271年冬天的第一缕寒意带进亚美尼亚腹地。尘烟万丈的峰峦间,3个跋涉的身影在起伏的地平线上时隐时现,他们裹在身上的长袍成色尚新,却风尘满襟,好像已行程万里。
“前面的路况怎么样,马可?”走在队尾的中年人说道,喊话从他紧裹的头巾中传出,仿佛来自更遥远的地方。“我看到一条河,爸爸。”答话的人从容貌上看还几乎是个孩子,但是声音坚定得能将群山劈开。
他叫马可·波罗,同行者是他的父亲尼古拉和叔叔马飞阿。几个人一起停下脚步,眯起眼睛望向远方;晴空下的底格里斯河像一条闪闪发亮的丝带,轻柔地卷搭在灰蓝色的大地上。他们将从这里顺流而下,前往巴格达。但是这个古老的城市,远不是旅途的终点。波罗父子的目光,比同时代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探险家都投得更远——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中国。

早在公元5世纪,就已经有小船穿梭于此处的淤泥与水道上,从10世纪开始繁荣,到13世纪,威尼斯作为独立城邦正在走向自己的全盛期。那时候,这个亚得里亚海西岸美丽的“水上城市”,汇集了全欧洲最强大的人脉、财力与权势。
十七岁去看世界
这次传奇旅行的缘起,要从两年前讲起。1269年的夏天,成千上万来往于欧陆各国的商船,在威尼斯城的码头暂驻。这个亚平宁半岛西侧的繁荣港口,正在被全世界的财富滋养成一个毓秀钟灵的城市。大名鼎鼎的“威尼斯商人”,还没有变成莎翁笔下猥琐的“夏洛克”,他们此时是地中海沿岸最为见多识广、朝气蓬勃的人——这些人用来自天涯海角的旅行奇闻,挑逗着整个欧洲对东方的憧憬。
责任编辑 / 萧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