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
速度和阻力的交锋


文章出自:博物 2008年第08期

标签:

自行车是人体、机械和自然的交汇点,现代自行车上精巧的系统和精致的部件,特别是针对于减小空气阻力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机械的奇迹。但是对于所有运动来说,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机械只有适合人体才有意义。环法自行车赛历经百年魅力不减,也许就因为它保留着自行车运动的内在精神,让运动员更多地凭借自身的力量,穿越最壮丽的山川和田园。

车轮上的文章

人体能提供的动力是有限的,为了让自行车跑得更快,就要尽量减少骑行中的各种阻力。自行车的速度,除了取决于传动装置是否能有效地传递运动员输出的能量,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行车和运动员能否克服空气阻力。有研究显示,比赛中时速超过40公里时,运动员的大部分体力都用于对抗空气阻力了。既然速度不能减小,那么就要从接触面积上下文章,因此,自行车运动员开始穿着紧身衣以减小风阻,同时赛车的设计不仅仅考虑其机械强度,也逐渐重视起空气动力学因素来。

现代自行车的车轮,最常见的是辐条式结构,30多根钢丝把车圈和车轴连在一起。它是最牢固的轮组结构之一,能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冲击,一旦轮圈发生了少量变形,也很容易通过调节钢丝的松紧来让它复原。

图1
图2
图3
轮与空气的赛跑
物体前进方向上的截面积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所受空气阻力就越大,所以偏重于竞技而不是代步性质的自行车,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设计的时候会尽可能减少其轮上的辐条(图1,2)。健儿在一整块的封闭轮上风驰电掣,也是赛场上的常见一景(图3)。

但是辐条式轮组也有一个缺点:当车轮滚动时,钢丝辐条划过空气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辐条的数量越多,空气阻力就越大。因此为了让自行车跑得更快,辐条越减越少,从最初的36根减少到24或者20根,甚至只有十几根辐条也不在少数。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像电风扇叶片那样只有三四根支撑条的轮组也出现了,甚至还有用一整块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封闭轮,可以让迎风、逆风或者静风骑行时空气阻力减到最小。但是这种车轮只有在场地自行车比赛等特殊场合才使用,因为平时骑着这样的车,如果侧面刮来一阵大风,难免会东倒西歪。

让运动回归到人

1970年以来,自行车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减少空气阻力的热潮,不仅对于车轮,车身上的各个部分也出现了空气动力学设计,车架钢管的横截面做成了水滴形,车把、变速器,甚至刹车把手这样的小零件也加上了流线型的外观。骑行时空气阻力越来越小,各类比赛的成绩迅速刷新。1988年,人类1小时场地骑行纪录第一次突破了50公里。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